北京古錢幣鑒定中心
中性土壤中的銹蝕機理分析
古銅錢長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一般不會生銹,但有些古銅錢的含錫量偏高,若錫在15-32%時,從“銅一錫系狀態(tài)圖”分析,形成a固溶晶體和 共析體組成.而其中的 相(Cu3Sn)及SN,因錫析出到錢表面形成所謂“水銀光”又稱“水銀浸”。同時錫青銅還會有“逆偏析”趨向,即錫由內(nèi)外析出,使銅錢表面呈“白斑’又稱之為“錫汗”。當含錫量在10-305時還會產(chǎn)生二氧化錫(SnO2)呈銀灰色.這些現(xiàn)象也會同時產(chǎn)生,或分別產(chǎn)生,都會使銅錢表面形成“水銀光”。因中性土壤極不穩(wěn)定,很容易改變成為酸性或堿性土壤,故有些古銅錢先形成少量的紅綠銹后再產(chǎn)生“水銀光”。
古錢幣在線鑒定
古銅錢耐蝕性能的評級:
金屬材料耐蝕性能共分10級,而古銅錢耐蝕性能都,一般都在1-5級之內(nèi)。
耐蝕性:1級別 0.001毫米/年
很強耐蝕性:2級 0.001-0.005毫米/年
很強耐蝕性:3級 0.005-0.010毫米/年
強耐蝕性:4級 0.010-0.05毫米/年
關于錢幣鑒定,長久以來泉友們對鑒定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各有其法,筆者從初中期間愛好古錢幣,從事古錢幣收藏20余載,掌握了幾種錢幣鑒別的方法,編撰此貼,僅供大家參考,也請各位前輩們指正!
時代特征法
每枚錢幣都有它的時代特征,要想掌握這個方法,你要把古泉的基礎知識牢記在心里,多讀多看一些古泉書籍,普及古泉知識。每個時代的錢幣風格都不一樣的,例:宋代的字體多字體結構嚴謹,書法精良。遼代的錢幣字體多粗獷,金代的字體多精美俊秀等.....。對鄰國的一些錢幣也要了解,以免把誤當國幣。?只要書讀多了,那么錢幣就會自己說話,告訴你真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