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現(xiàn)在是園林建筑中主要的藝術,充當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地位,到處都在體現(xiàn)出園林景觀學的美感,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樣式的園林工程中都有別具一格的體藝術美。因此,園林假山的建筑施工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有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然而相對于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的藝術和工藝技術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園林造景中的功能
假山的造景功能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如對園林空間進行劃分;組成園林的地形骨架和主景;擋土、護坡、駁岸和庭院及自然式花臺的布置。假山和園林的植物和建筑、場地及園路構成的景致,其自然氛圍較濃厚,而人工氣氛相應的降低了。
假山的堆疊技法
假山的疊石技法(或稱手法),以區(qū)域為標準,可分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流派和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江南流派。但是清初的張漣、張然父子和李漁均為江南人氏,且一部分假山作品也留在了北京,所以江南疊山匠師對北京的假山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一般假山堆疊的造型技法采用的均是基本的造型技法及形式,即將山石和山石有機結合,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山石為主、植物為輔――層次分明、靜中有動
在庭院入口、中心等視線集中的地方特置大塊山石;或安置于公園主景區(qū)、草坪一角、軸線焦點等構成較醒目的點景。常將植物置于山石周圍,起到前置襯托或背景烘托的作用,組成的園林景致靜中有動,且層次感較強。以上以山石為主的造景形式,在園林中可充當框景、障景和對景,以此來增加層次感,并對空間進行劃分,提升它的觀賞價值。
園林內的山石和植被已從純客觀的自然存在物轉變成主觀的園林的存在物,不再局限于礦物學和植物學上的意義。“位置得宜”是指安放花石的位置要適宜,能夠將其特有的靈性恰到好處的體現(xiàn)出來,折射出自然界的美感,從而創(chuàng)造出園林美。所以山石和植物的布局是自然美及整體美的表現(xiàn),生態(tài)和景觀、神韻和形式及內涵和外觀需有機結合,使人在觀賞時,領悟其深邃的內涵。
假山是構成古典園林的關鍵因素,博納大地山川的鐘靈毓秀和歷史文化的濃厚積淀,在世界上它的藝術水平及風格特,可謂是秀一枝。大部分流傳的的傳統(tǒng)假山作品已得到修復和保護,但是為數(shù)不多。而修復假山的工作也非常重要。此外,需挖掘、完善古典假山藝術理論,使其成為可資借鑒并部分繼承的財富。展望前景,當新的現(xiàn)代園林體系確立之日,博大精深的古典園林藝術必然會發(fā)揮其作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而融匯于現(xiàn)代園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