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 “光伏板回收數(shù)字平臺”,通過區(qū)塊鏈技術記錄每塊板的 “出生 - 使用 - 回收 - 再生” 全生命周期: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舊板拆解進度、再生材料去向,某新能源車企用該平臺追溯電池硅料來源,確保 來自光伏回收材料。
我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均為全球,近年來,青海省已成為世界上光伏電站大規(guī)模并網(wǎng)集中的地區(qū)。光伏發(fā)電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面臨太陽能電池板老化退役、回收利用的難題,將產(chǎn)生大量的固體垃圾。
拆解后的光伏玻璃可加工成透光率 92% 的建筑光伏一體化材料,用于寫字樓幕墻;鋁邊框經(jīng)熔煉后制成光伏支架,抗拉強度達原生鋁的 98%;銀漿導線提純后用于 5G 基站電路,讓舊板在多領域延續(xù) “綠色價值”。
正研發(fā)光伏板 “自回收” 納米涂層,退役后只需簡單化學處理即可分離各組件,硅料純度自動提升至 99.99%。預計 2026 年應用后,可將回收能耗再降低 40%,讓光伏板從 “耐用品” 變?yōu)?“可再生耗材”。
退役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處理回收的難題,從破碎機理出發(fā),突破傳統(tǒng)電池板拆解工藝束縛,研發(fā)出基于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裝置,形成新型環(huán)保的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
采用德國進口拆解設備,對退役太陽能板進行無損處理:激光分離玻璃與硅片,超聲波去除封裝膠,磁選回收銀漿導線。經(jīng)處理的硅料可達電池級標準,直接用于新光伏板生產(chǎn),每 1000 塊舊板拆解后,可提煉出足夠制造 300 塊新板的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