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早期的建筑留存至今的很少,它們的形象除了古代文獻(xiàn)上的描述外,只能從這些墓葬中的陶制房屋模型,墓室磚、石上或者銅器、巖畫上的房屋圖像中去認(rèn)識。正是通過這些珍貴的資料使我們不但見到距今已2000年的早期建筑的屋頂式樣,而且還看到了在這些屋頂上的裝飾。
龍吻-龍紋造型,四爪騰空,尾部上翹,張口吞脊,背負(fù)寶劍,這便是"大吻"。 大吻是由古代建筑上的鴟(chi)尾演變而來的。因其安置在建筑的正脊上又稱"正吻"。形似龍而稱"龍吻"。走獸-檐角上垂獸和仙人之間的小獸統(tǒng)稱"走獸"。
正吻。屋面正脊兩端為正吻獸。正吻又叫“鴟(音“赤”)吻”、“大吻”,是古建筑正脊兩端常用的裝飾。正吻為一龍頭,張開大嘴咬住正脊。相傳,正吻是龍生九子之一,生來好望,能噴云吐雨,將它安在屋脊上以防止火災(z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