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樹脂就是調(diào)配的粘度低,流動性好和自流平性好的樹脂,常見的有環(huán)氧樹脂灌封膠,基本分透明和不透明的兩種,主要用于混凝土結構性微細裂縫灌漿處理,混凝土地面墻面空鼓,瓷磚空鼓修復,具有收縮小、強度高、韌性好、適應力強等特點。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后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tài)、半固態(tài),有時也可以是液態(tài)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
空鼓微孔灌漿處理技術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空鼓、石材、面磚、鋼板空鼓修復的新型技術,利用高壓注入的原理,將低粘度、高強度、微膨脹的空鼓修補材料———灌漿樹脂注入到空鼓內(nèi)部,自動完成對空鼓區(qū)域的灌漿修復,提高混凝土結構、石材、面磚與基層的粘結力、整體性和耐久性,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裂縫修復膠粘劑為系列產(chǎn)品,分為表面涂抹、刮涂和壓注等施工工藝,其產(chǎn)品的綜和性能,均為改性樹脂類的一種低粘度雙組份,采取了多元化科學組配而成。它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固化后強度高、收縮小、穩(wěn)定性強,結構裂縫修補后,其所能承受的荷載能力可恢復到原結構的70%以上,給予了建筑結構各種新、老裂縫牢固粘接,恢復結構受力的整體性,發(fā)揮了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改性環(huán)氧樹脂灌漿材料為低粘度、雙液型、常溫硬化型的注入修補用環(huán)氧樹脂,主要用于混凝土結構物龜裂修補之用,硬化后放熱低,收縮性小,對各種結構物具有之接著力,尤其對混凝土的接著更佳。借著機械灌注(高壓)或注射器注入法(低壓),可深入結構體細微之裂縫,充分達到修補和補強的效果。使結構物恢復其整體性,和達成一體化之目的。
導致墻面抹灰空鼓和裂縫的施工錯誤:
1、抹灰前基層清理不干凈,不同材料的墻面連接未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設置鋼絲網(wǎng);墻面澆水不透;外墻粉刷墻面沒有分格或分格過大。
2、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沙粒過細,含泥量大,水泥安定性不合要求);砂漿未攪拌均勻。
3、基層凹凸偏差較大,一次抹灰過厚,沒有分層抹灰或各抹灰時間間隔太近;抹灰總厚度大于35mm時未采取加強措施。
4、各層抹灰層配合比相差過大,強度等級較高的水泥砂漿粉刷在強度等級較低的面層或石灰砂漿面層上。
5、氣溫過高時,砂漿失水過快;抹灰后未適當澆水養(yǎng)護。
是承重墻或實體墻,開裂原因可能是施工時膩子太厚或間隔時間短膩子未干,老房子改造為找平墻壁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比較多。 如果是舊墻面,那就要求把原來的基層膩子和涂料都鏟除干凈,因為原來墻面裝修使用過的膩子容易粉化、起皮、脫落,要全部鏟掉,好再刷上一道建筑用膠水,重新進行基層處理,再涂刷。
墻面裂縫是出現(xiàn)多的問題之一。經(jīng)總結大致有這么五種原因。
種是原房的保溫層有裂縫,導致裝修后墻面開裂;
第二種是墻面開槽后修補涂刷不當,導致墻面收縮出現(xiàn)裂紋;
第三種是抹灰時水泥的配比不準確,配比高了就容易開裂;
第四種情況是墻面膩子的配比不當或者是刮抹不均勻。
第五種就是乳膠漆和水的配比不合適。
充填法,此法多用來修補水平面上的較寬裂縫(δ>0.3mm)。根據(jù)裂縫的情況可以直接向縫內(nèi)灌入不同黏度的環(huán)氧樹脂膠泥。如裂縫寬度較小,使用低黏度環(huán)氧樹脂膠泥;裂縫寬度較大時,則宜使用砂、粉填料較多的環(huán)氧樹脂膠泥。寬度小于0.3mm的裂縫則應開成V形或U形的槽口,然后清除掉浮灰。必要時先涂刷一層界面處理劑或低黏度環(huán)氧樹脂液,以增加環(huán)氧樹脂膠泥與混凝土的粘結力。此法適于修補樓板、橋面板及混凝土路面等。如用該法修補墻板、頂板時則應增大環(huán)氧樹脂膠泥的黏度。這種方法也比較簡單,不需施工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