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瓷器工業(yè)取得突破,瓷器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推廣難度小。
因此,青瓷燈逐漸取代青銅燈,成為主要的照明工具,具有一定形狀和裝飾性的油燈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金屬、玉石、玻璃等新材料不斷成為燈具的燃料。宮廷和燈節(jié)中有大量實用的裝飾燈或純裝飾燈,如燈樹、燈樓、燈籠、馬燈、松脂燈、孔明燈、風燈等。宋元時期宋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照明工具一般有三種:油燈、燭光和火把。
確切地說,它應該被稱為“蠟燭”,因為沒有“蠟”,這與目前蠟燭的形狀不同。但至少在漢代以前,燈具燃料主要是動物油。東漢王福在《潛夫論》中提出,燈具的燃料包括蠟和脂肪。南越王趙佗曾向漢代高祖劉邦贈送五斛石蜜和200支蜜燭作為燈具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