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所稱的蟻鼻錢,是銅貝的形態(tài)。 錢幣學(xué)家認(rèn)為蟻鼻錢是楚國的貨幣,因為大多出土于南方,而且文字是陰文,和中原的貨幣不同。蟻鼻錢的形狀是正面凸起,背面平。按照錢上的文字可以分為許多種。普通的是所謂鬼臉錢,因為錢身為橢圓形,而且上面有的陰文,看起來的確象人的臉。其次是各六朱,因為上面的文字好像是各六朱三字的連寫,同時又象一只螞蟻,加上鬼臉上的高鼻子,于是就有了蟻鼻錢這個名稱。這兩種錢多見。其余幾種蟻鼻錢,即銅貝銘文作“全”字者,均很少見。解放后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魯南都不斷發(fā)現(xiàn)蟻鼻錢。普通鼻錢傳世較多,幾乎沒有偽品,但出土少的“全”字幣,就應(yīng)留神有否做偽痕跡。
通寶、元寶、重寶的區(qū)別
通寶是中國自唐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開元通寶。開元意思為新紀(jì)元,以后歷代沿用,并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了,而改稱寶。如“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太平通寶”、“永樂通寶”、“康熙通寶”等等。貨幣稱寶是有其社會意義的,這就是貨幣的威力增大了。總結(jié)了歷代錢幣中錢文稱為通寶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寧、元豐、元佑、元符、、圣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霸獙殹边@一名稱早是用于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 ”。順天元寶是由得壹元寶改制的。這兩種錢可以說是一種貨幣。大歷年間曾鑄有大歷元寶,制作不精。當(dāng)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后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圣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爸貙殹?也是銅幣的一種名稱,這一名稱早是用于唐乾元元年鑄的“乾元重寶”。
乾元錢法定有兩種:一種是乾元重寶當(dāng)十錢;另一種是當(dāng)五十的乾元重寶,這種錢的背面的外廓是雙圈,所以稱為重輪乾元錢。乾元重寶流傳下來的很多,特別是小平錢,僅次于開元錢。朝鮮曾鑄造乾元重寶,背面有“東國”二字,這是朝鮮早的錢幣。乾元錢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飛鳥或云朵,也有云朵在穿上的。以后有南漢“錢亨重寶”,北宋“慶歷重寶”,“崇寧重寶”,清“咸豐重寶”、“光緒重寶”等等。
我國古陶瓷鑒定雖然宋明就興盛,但只有少數(shù)文人學(xué)者業(yè)余愛好此道。鑒定成就也十分有限,幾乎無專著刊行,多見于文人筆記小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