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煙分區(qū)
1,設置排煙系統(tǒng)的場所或部位應采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墻等劃分防煙分區(qū)。防煙分區(qū)不應跨越防火分區(qū)。
2,擋煙垂壁等擋煙分隔設施的深度不應小于本標準第4.6.2條規(guī)定的儲煙倉厚度。對于有吊頂?shù)目臻g,當?shù)蹴旈_孔不均勻或開孔率小于或等于25%時,吊頂內(nèi)空間高度不得計入儲煙倉厚度。
3,設置排煙設施的建筑內(nèi),敞開樓梯和自動扶梯穿越樓板的開口部應設置擋煙垂壁等設施。
4,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防煙分區(qū)的大允許面積及其長邊大允許長度應符合表4.2.4的規(guī)定,當工業(yè)建筑采用自然排煙系統(tǒng)時,其防煙分區(qū)的長邊長度尚不應大于建筑內(nèi)空間凈高的8倍。
固定式擋煙垂壁的主要材料有鋼板、防火玻璃、不燃無機復合板、無機纖維織物等。
(1)制作擋煙垂壁的金屬板材的厚度不應小于0.8mm,其熔點不應低于750℃。
(2)制作擋煙垂壁的不燃無機復合板的厚度不應小于10.0mm。
(3)制作擋煙垂壁的玻璃材料應為防火玻璃。
(4)采用不燃無機復合板、金屬板材、防火玻璃等材料制作剛性擋煙垂壁的單節(jié)寬度不應大于2000mm;采用金屬板材、無機纖維織物等制作柔性擋煙垂壁的單節(jié)寬度不應大于4000mm。
活動式柔性擋煙垂壁采用阻燃材料組成,平時軟質擋煙垂壁布卷繞在電動滾筒上且置于室內(nèi)吊頂上方向,當消防控制中心發(fā)出火警信號或直接接受“煙溫感”信號時,軟質擋煙垂壁在電動滾筒的驅動下迅速垂落至設定高度,形成若干煙區(qū)分隔,由排煙機將煙氣排出室外。
(1)卷簾式擋煙垂壁擋煙部件(單節(jié))由兩塊或兩塊以上織物縫制時,搭接寬度不得小于20mm,采用多節(jié)垂壁搭接的形式使用時,卷簾式擋煙垂壁的搭接寬度不得小于100mm;翻板式擋煙垂壁的搭接寬度不得小于20mm?;顒邮綋鯚煷贡谂c建筑結構(柱或墻)面的縫隙不應大于60mm。
(2)卷簾式擋煙垂壁的運行速度不得小于0.07m/s;翻板式擋煙垂壁的運行時間應小于7s。
在沒有設置防排煙設施的建筑中不需要采用擋煙垂壁,需要設置時須嚴格安裝消防規(guī)范執(zhí)行,擋煙垂壁的作用是形成防煙分區(qū),在頭頂上組成若干儲煙池,在火災情況下收集煙氣,防止煙氣擴散。擋煙垂壁邊沿與建筑物結構表面應保持較小距離,此距離不應大于20mm。
控制方式
(1)擋煙垂壁應與煙感探測器聯(lián)動。當煙感探測器報警后,擋煙垂壁能自動下降至擋煙工作位置。
(2)擋煙垂壁接收到消防控制中心的控制信號后,應能下降至擋煙工作位置。
(3)系統(tǒng)斷電時,擋煙垂壁能自動下降至擋煙工作位置。
運行性能
(1)卷簾式擋煙垂壁電動下降或機械下降的運行速度應≥0.07m/s。翻板式擋煙垂壁電動下降或機械下降的運行時間應<7s。
(2)擋煙垂壁應設置限位裝置,當其運行至上、下限位時,能自動停止。
可靠性
經(jīng)1000次啟閉操作后,擋煙垂壁應能正常運行。直徑為(6±0.1)mm的探棒或長度為(15±0.1)mm、寬度為(24±0.1)mm的試塊不能穿過擋煙垂壁的擋煙部件。
抗風擺性能
當擋煙垂壁承受(5±1)m/s風速時,其垂直偏角應不大于15°。
耐高溫性能
擋煙垂壁在(620±20)℃溫度下保持30min,其完整性不應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