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為劇烈的時期,是充滿激情、有創(chuàng)造力、活躍的時期。有學者形容這一階段是“騷動的、矛盾的、動蕩的、暴風雨式的時期”。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渴望友誼、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時太多的渴望也容易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自卑、逆反、厭學、學業(yè)焦慮等,甚至為此做出傷害自己的舉動……
對于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來說,如何正視、呵護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要面對的一門必修課。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看待孩子的心理變化?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掙扎,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我是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yī)師、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首批認證督導師陳發(fā)展,如何陪伴孩子一起走過青春期,歡迎向我提問。
錢丹塞恩心理平臺 -04-20102
你好!社會就是教材,不用父母介紹。父母做好基本的仁義禮智信教育就可以。就是因為社會復雜,才要進行基本的善良教育,她才會應對社會的“惡”。
錢丹塞恩心理平臺 7小時前0
你好!如果你是家長,從你的提問方式里似乎能理解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有主見,那么堅持自己。不論……都……只……不愿……,這個句式的壓迫感很強,但是充滿了焦慮。只有家長是對的,孩子都是錯的!越正確的父母,養(yǎng)育的孩子越對抗:我得不到溫柔的父母,也讓你們得不到溫厚的孩子!這是孩子常見行為心理需求。要想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吧!
跳動字符13小時前
青春期的到來會影響記憶力的變化嗎?
錢丹塞恩心理平臺 6天前21
會的。但是,不是說感覺父母管教太多就是青春期延遲,這可能與你們的家庭互動模式有關(guān)。如果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那就是人格上立的個體了,可以做自己的選擇。家庭是情緒系統(tǒng),父母一定會傳遞他們的想法和情緒給你,是什么讓你解讀出來是管教?而不是關(guān)心或者掛念?如果是成年人,我們需要訓練不以孩子的視角來解讀父母的行為,以成熟個體來理解父母的行為和情緒。如果的確是父母控制太多,你也有權(quán)利和能力選擇不聽從,按照自己認為合理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和叛逆或者不孝順是兩回事!
錢丹塞恩心理平臺 3天前1
你好,家長!孩子不上學,的確很讓家長煩惱。不知道他不上學的理由是什么?1.如果他思維清晰,頭腦靈活,沒有心理疾病,不上學是他的一個選擇,在中國有很多初中畢業(yè)生。是學習成績不佳,一直有挫?。炕蛘咴趯W校受到了其他的不公平對待?還是不上學成了對抗父母的工具?2.如果他情緒不穩(wěn)定,性格明顯變化,行為異常,需要警惕有沒有病理性的心理問題。這需要心理科就診。3.家長需要思考的是,為何我的孩子和我們的意愿不一致?而且還不愿意和我們說他的內(nèi)心感受?家庭里充滿了不信任。青少年往往是,父母越強制,他可能越對抗。嘗試緩和一些的辦法,放棄讓他上學的念頭,聽聽他的感受和規(guī)劃。如果,他不想談,也不要逼他,畢竟我們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能等他自己想醒!父母要放下改變孩子的執(zhí)念!只能協(xié)商,理解,尊重。我估計你們采取了很多方法,但是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要改變他。改變孩子,不如父母自己改變?nèi)菀住?br/>
錢丹塞恩心理平臺 -04-03131
要恭喜你,你的孩子開始長大了!孩子長大,父母會有失落感的,他們不再是那個事事都和自己分享的乖寶寶了。這是正常發(fā)展過程。家長多關(guān)注自身和婚姻里的成長,減少對孩子的關(guān)注,尊重孩子自我成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