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蓋上設有進排氣通口,有的還在端蓋內設有緩沖機構。桿側端蓋上設有密封圈和防塵圈,以防止從活塞桿處向外漏氣和防止外部灰塵混入缸內。桿側端蓋上設有導向套,以提高氣缸的導向精度,承受活塞桿上少量的橫向負載,減小活塞桿伸出時的下彎量,延長氣缸使用壽命。導向套通常使用燒結含油合金、前傾銅鑄件。端蓋過去常用可鍛鑄鐵,為減輕重量并防銹,常使用鋁合金壓鑄,微型缸有使用黃銅材料的。
單缸發(fā)動機的曲軸每轉兩周才能產生一次燃燒做功,這樣它的聲音聽起來也不連續(xù)順暢,聽一聽小排量摩托車的聲音就知道了。為不能讓人接受的是它的運轉極不平穩(wěn),轉速波動較大,而且單缸發(fā)動機的外形也不適合裝在汽車上。為此,汽車上已見不到單缸發(fā)動機上,兩缸機也不好找了,少是3缸發(fā)動機。國內生產的華利面包車、老款夏利車、吉利豪情和奧拓、福萊爾上,裝的都是3缸機。
氣缸的輸出力不足和動作不平穩(wěn),一般是因活塞或活塞桿被卡住、潤滑不良、供氣量不足,或缸內有冷凝水和雜質等原因造成的。對此,應調整活塞桿的中心;檢查油霧器的工作是否可靠;供氣管路是否被堵塞。當氣缸內存有冷凝水和雜質時,應及時清除。
眾所周知,相比電動執(zhí)行器,氣缸可在惡劣條件下可靠地工作,且操作簡單,基本可實現(xiàn)免維護。氣缸擅長作往復直線運動,尤其適于工業(yè)自動化中多的傳送要求——工件的直線搬運。而且,僅僅調節(jié)安裝在氣缸兩側的單向節(jié)流閥就可簡單地實現(xiàn)穩(wěn)定的速度控制,也成為氣缸驅動系統(tǒng)大的特征和優(yōu)勢。所以對于沒有多點定位要求的用戶,絕大多數從使用便利性角度更傾向于使用氣缸。工業(yè)現(xiàn)場使用電動執(zhí)行器的應用大部分都是要求多點定位,這是由于用氣缸難以實現(xiàn),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一般電缸有低端與之分,低端產品的停止位置有3、5、16、64個等,根據公司不同而有所變化;產品則更是可以達到幾百甚至上千個位置。在精度方面,電缸也具有的優(yōu)勢,定位精度可達?0.05mm,所以常常應用于電子、半導體等精密的行業(yè)。
毫無疑問,電缸的柔韌性遠遠強于氣缸。由于控制器可以與PLC直接進行連接,對電機的轉速、定位和正反轉都能夠實現(xiàn)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電缸可以根據需要隨意進行運動;由于氣體的可壓縮性和運動時產生的慣性,即使換向閥與磁性開關之間配合地再好也不能做到氣缸的準確定位,柔韌性也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