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前沒有"月嫂"一詞和“月嫂職業(yè)”“月嫂行業(yè)”的說法。"月嫂"是由“月子保姆”“月子護理員”的習慣稱呼延伸而來。“月嫂職業(yè)”員工的早期來源也是家庭保姆和家庭護理員轉(zhuǎn)變而來。[5]
萬物發(fā)展標志著社會也在不斷的向前發(fā)展,家政保姆行業(yè)分化出月嫂行業(yè)標志著社會需求的個性化,標志著產(chǎn)業(yè)的分工精細化。
月嫂應該定位于:協(xié)助產(chǎn)婦做些粗活,幫助產(chǎn)婦做她不方便做的活。一個孩子的好與壞(這里包括身體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智商、情商是否高),長大是否成才,都與母親的胎教和出生后每一天的教育、影響分不開。從孩子出生,母愛就一直是孩子成長重要的因素,孩子減少了母愛的享受,對日后的發(fā)育成長會造成許多障礙。
月嫂協(xié)助產(chǎn)婦做好自身康復和嬰兒護理,絕不是代替產(chǎn)婦。平時做居室衛(wèi)生日常清潔,幫助做乳房護理、煲湯、營養(yǎng)配餐、沐浴擦身。對嬰兒、換尿布、洗澡、洗涮嬰兒用品。
2017年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上,315曝光月嫂證不用培訓就能拿,牽出母嬰服務協(xié)會[6]。
“” 評定沒標準
高女士當月嫂當了十多年,據(jù)她介紹,所謂的“月嫂”,其實并沒有硬性的界定標準,而眾多“月嫂”的服務質(zhì)量也不盡相同。一些所謂的“月嫂”,甚至連孩子都不會抱。
當月嫂先交培訓費
高女士說,其實,剛開始時她也是一位保姆,后來她選擇了做一名月嫂?!爱敃r覺得當月嫂比干保姆掙得多多了,而且干的活也差不太多。我也帶過孩子,無非就是換洗下衣物,做做娘倆的飯唄?!备吲空f。
于是,高女士選擇了一家家政公司,并提出自己想當月嫂。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想當月嫂得先培訓,而培訓就得交培訓費?!爱敃r,這名工作人員告訴我,交了培訓費,經(jīng)過一段較為短暫的培訓后,就會領(lǐng)取相應的證書,這樣就能‘持證上崗’,其收入也會明顯增多。”為了能有更好的前途,高女士終還是交了錢參加了培訓。
在高女士眼里:“當時是我運氣好,那家公司比較正規(guī),培訓的時候?qū)W到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實際操作技能,為我后來的工作打下了不錯的基礎(chǔ)?!?br/>
有道是“人靠衣裳馬靠鞍”,月嫂市場更加講究包裝。高女士說:“月嫂的級別都是各家政公司自己界定的,初級、中級、、均是由公司自己判斷的。有相當一部分家政公司和月嫂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便想盡辦法將自己或?qū)⒆约核茌牭摹话阍律b成‘月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