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又稱云石),化學式CaO,是常見的無機化合物。
通常制法為將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的天然巖石,在高溫下煅燒,即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以及氧化鈣。
凡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天然巖石,如石灰?guī)r、白堊、白云質石灰?guī)r等,都可用來生產石灰。
原料:
在實際生產中,為加快分解,煅燒溫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燒時窯中溫度分布不勻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過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鈣未完全分解,使用時缺乏粘結力。過火石灰結構密實,表面常包覆一層熔融物,溶化很慢。由于生產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鎂(MgCO3),因此生石灰中還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鎂(MgO),根據(jù)氧化鎂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為鈣質石灰(MgO≤5%)和鎂質石灰(MgO>5%)。
石灰熟化時放出大量的熱,體積增大1—2.0倍。煅燒良好、氧化鈣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較快,放熱量和體積增大也較多。工地上熟化石灰常用兩種方法:消石灰漿法和消石灰粉法。
生石灰熟化后形成的石灰漿中,石灰粒子形成氫氧化鈣膠體結構,顆粒極細(粒徑約為1μm),比表面積很大(達10~30 m2/g),其表面吸附一層較厚的水膜,可吸附大量的水,因而有較強保持水分的能力,即保水性好。將它摻入水泥砂漿中,配成混合砂漿,可顯著提高砂漿的和易性。
石灰依靠干燥結晶以及碳化作用而硬化,由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且碳化后形成的碳酸鈣硬殼阻止二氧化碳向內部滲透,也妨礙水分向外蒸發(fā),因而硬化緩慢,硬化后的強度也不高,1:3的石灰砂漿28 d的抗壓強度只有0.2~0.5 MPa。在處于潮濕環(huán)境時,石灰中的水分不蒸發(fā),二氧化碳也無法滲入,硬化將停止;加上氫氧化鈣微溶于水,已硬化的石灰遇水還會溶解潰散。因此,石灰不宜在長期潮濕和受水浸泡的環(huán)境中使用。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tǒng)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防酸堿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wèi)生。
泄漏處理
泄漏: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噴霧狀水控制粉塵,保護人員。
滅火方法
燃燒性:不燃
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