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又名乙二酸,廣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是無色的柱狀晶體,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機溶劑,
草酸根有很強的配合作用,是植物源食品中另一類金屬螯合劑。當草酸與一些堿土金屬元素結合時,其溶解性大大降低,如草酸鈣幾乎不溶于水。因此草酸的存在對礦物質的生物有效性有很大影響;當草酸與一些過渡性金屬元素結合時,由于草酸的配合作用,形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其溶解性大大增加 [2] 。
草酸在100℃開始升華,125℃時迅速升華,157℃時大量升華,并開始分解。
可與堿反應,可以發(fā)生酯化、酰鹵化、酰胺化反應。也可以發(fā)生還原反應,受熱發(fā)生脫羧反應。無水草酸有吸濕性。草酸能與許多金屬形成溶于水的絡合物。
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纖維及某些合成纖維、造紙、制皂等工業(yè),具有藍色熒光;
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結構,用于賽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較強的藍色熒光;
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綸等纖維,具有綠色熒色;
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綸等纖維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紅色熒光;
⑤苯二甲酰亞胺型,用于滌綸、腈綸、錦綸等纖維,具有藍色熒光。
按用途常分為:
①洗滌劑用熒光增白劑;②紡織品熒光增白劑;③造紙用熒光增白劑;④塑料和合成材料用熒光增白劑;⑤其他用途的熒光增白劑。
以來,中國日化產業(yè)蓬勃發(fā)展。中國日化產業(yè)已初步形成了幾個產業(yè)集群,兩大制造業(yè)板塊。產業(yè)集群主要是以廣東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和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在制造業(yè)方面,中國日化行業(yè)基本已形成兩大板塊,其中以廣東為主的華南區(qū)約占全國70%左右,以上海、江浙為主的華東地區(qū)約占20%左右,其它區(qū)域約占10%左右。
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的暴漲,使得日化行業(yè)的原材料成本水漲船高,其增幅已超過利潤微薄的日化企業(yè)的承受范圍;同時,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化市場的消費。盡管如此,2008年1-11月中國日用化學品制造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累計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值達193,376,13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02%;累計實現(xiàn)產品銷售收入為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55%;累計實現(xiàn)利潤總額18,597,75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4%。
2010年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日化產業(yè)又開始高速的發(fā)展,日化產業(yè)市場活躍。
氧化鋅明膠是經膠原適度水解和熱變性得到的產物,生產明膠的原料主要是動物的皮、骨及制革業(yè)廢料等,市場上常見的明膠多以牛皮牛骨或豬皮為原料制備,近年來由于瘋牛病和口蹄疫的出現(xiàn),許多明膠生產廠家開始轉向以魚皮、魚鱗和雞皮為原料制備明膠。目前,明膠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堿法、酸法、酶法等。堿法和酸法是傳統(tǒng)的生產方法,生產周期較長一般為15天,所排廢液對環(huán)境的污染較大。由于酶法制備明膠的生產成本較低,產品安全性高,在醫(yī)藥、食品領域等逐步取代酸法和堿法生產的明膠。
卡拉膠穩(wěn)定性強,干粉長期放置不易降解。它在中性和堿性溶液中也很穩(wěn)定,即使加熱也不會水解,但在酸性溶液中(尤其是pH值≤4.0)卡拉膠易發(fā)生酸水解,凝膠強度和黏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性條件下,若卡拉膠在高溫長時間加熱,也會水解,導致凝膠強度降低。所有類型的卡拉膠都能溶解于熱水與熱牛奶中。溶于熱水中能形成黏性透明或輕微乳白色的易流動溶液??ɡz在冷水中只能吸水膨脹而不能溶解。
基于卡拉膠具有的性質,在食品工業(yè)中通常將其用作增稠劑、膠凝劑、懸浮劑、乳化劑和穩(wěn)定劑等。而這些卡拉膠的生產應用與其流變學特性有著較大的關系,因而準確掌握卡拉膠的流變學性能及其在各種條件下的變化規(guī)律對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用作酚醛樹脂膠黏劑的固化促進劑,加速固化過程。又可用作鑄造、砂輪粘接劑。還用作金屬防銹劑、木材表面涂飾劑、鍋爐除垢/防垢劑、皮革鞣制劑等。
生產
世界上含單寧較多、可用于生產栲膠的植物有600多種。中國含單寧量較高的植物有70多種。原料采集的時間對栲膠質量有很大影響,因此適時采集十分重要。供貯存的原料含水率應小于20%,貯存時間不超過1年。生產時先將原料破碎,使大部分細胞壁破裂,以利于浸提時單寧的擴散和溶解。浸提液經真空蒸發(fā)濃縮和干燥,即得栲膠產品。為了使產品色淺易溶、滲透快,加工過程中除對原料和中間產品進行物理凈化處理外,還可用化學藥劑(如亞硫酸鈉等)處理。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合成鞣劑迅速發(fā)展和原料資源日益減少,世界栲膠產量有所下降,栲膠生產的趨向是尋找新的原料,建立速生原料基地,改革工藝設備,提高栲膠質量和擴大利用范圍,開展廢渣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