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種子播種后需保持苗床濕潤,播種當天澆一次透水,之后每天早晚用噴霧器噴水,保持土壤濕度在 60%-70%,避免澆水過多導致土壤積水,引發(fā)種子霉變,也防止土壤干旱影響種子萌發(fā),澆水時需用細孔噴頭,避免沖散種子。
黃精種子播種后約 30-40 天出苗,出苗后需適當調(diào)整遮陰率,當幼苗長出 2-3 片真葉時,將遮陰率降至 60%,增加散射光照射,促進幼苗光合作用,增強幼苗長勢,避免長期高遮陰導致幼苗徒長、抗病能力下降。
黃精育苗期間需注意防治根腐病,發(fā)病初期幼苗葉片發(fā)黃、萎蔫,根部腐爛,可每隔 7-10 天噴施一次 50% 惡霉靈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連續(xù)噴施 2-3 次,同時及時拔除病株,帶出苗床銷毀,防止病害擴散。
蚜蟲是黃精幼苗常見害蟲,會吸食幼苗汁液,導致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卷曲,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結(jié)合,物理防治可懸掛黃色粘蟲板,每畝懸掛 20-30 塊,化學防治可噴施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每隔 10 天噴施一次,連續(xù) 2-3 次。
黃精幼苗生長期間,需定期觀察幼苗長勢,及時剔除弱苗、病苗,保留健壯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勻,每株幼苗都能獲得充足的光照、養(yǎng)分和水分,提高幼苗整體質(zhì)量,健壯幼苗移栽后成活率更高。
黃精幼苗長出 6-8 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施入氮磷鉀復合肥(10-20-10)15kg,此次追肥增加磷鉀肥比例,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增強幼苗抗逆性,施肥后需澆水,避免肥料在土壤中積累導致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