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某大學有一棟12層的學生宿舍,共250個房間,作者調(diào)查了229間,先后受過白蟻為害的198間,占86.46%,從首層到12樓,每層都有白蟻為害,輕者占75%,重者達95%,為害范圍包括門框、氣窗框、書柜、衣柜、床下物品、床板等。廣州某賓館是20世紀60年代廣州市標志性高層建筑,1969年建成,1971年5月在首層便有大量的臺灣乳白蟻有翅成蟲飛出。廣州某大學和深圳某大學都有同一類型的電化教學系列實驗室(電教中心),對光、聲、溫、濕的要求較嚴格,室內(nèi)裝修豪華,地板、墻壁、天花多是用木質(zhì)材料裝修,有的室裝修好還未使用,便被白蟻蛀空,得重新裝修;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廣州、深圳、肇慶、順德等市新建了多家大型的體育館,建好不幾年便受到白蟻嚴重為害;民宅被害更是不勝枚舉,不一一詳列。在廣東,偶有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和散白蟻侵入首層房屋為害。
臺灣乳白蟻入室為害的主要途徑:①有翅繁殖蟻飛人室內(nèi)筑巢為害。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后悶熱天氣,在黃昏時分便有飛蟻趨向燈光,飛入室內(nèi),跌落地面,翅脫落,雌雄配對,找到陰暗潮濕,又有食料的地方筑巢為害。通過此途徑的約占總為害率的12。②蔓延入室。白蟻巢在室外樹中或在其它室中,通過地下蟻路經(jīng)墻壁、地面裂縫或木門框入地處進入室內(nèi),首層及平房的白蟻為害,多屬此類。③人為帶入。如搬家,商品及包裝箱、木材等商品交易都可能將白蟻從異地傳人。
白蟻生物學
白蟻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常見昆蟲,是典型的地域性昆蟲種類。因其具有特的生物學特性:如營群體隱蔽生活,生活史的全過程除了有翅成蟲分飛季節(jié)趨向光源,裸露在外面外,其它發(fā)育階段均在巢穴系統(tǒng)中進行,因此,不易察看到其真面目;群體中具有多個形態(tài)、職能不同的個體,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彼此之間不可分離的整體;不同種類棲息環(huán)境不同,有的棲息在干木中,有的巢居在活的樹木中,有的生活在地下,甚至江河堤圍、水庫土壩中,有的在建筑物中營巢繁衍等,表現(xiàn)出極其豐富多彩的生物學多樣性。
白蟻、螞蟻、蜜蜂等因其有共同的社群性生活習性而在昆蟲學上稱為“社會昆蟲”)。群體內(nèi)有多個形態(tài)明顯不同、職能明確分工、行為各異的個體。而白蟻和其它“社會昆蟲”在生物進化和發(fā)生年代卻相距甚遠,早發(fā)現(xiàn)的白蟻化石是在白堊紀早期的1.3億年前,與較原始的昆蟲蜚蠊近緣,自發(fā)現(xiàn)澳白蟻以后,因澳白蟻科昆蟲的許多生活習性如產(chǎn)卵鞘等很像蜚蠊,所以有人認為白蟻是由蜚蠊演變而來的。而螞蟻和蜜蜂則是同屬于膜翅目昆蟲,其發(fā)生年代距今多不過7000萬年的歷史,白蟻比螞蟻,蜜蜂在地球上出現(xiàn)幾乎早了一倍的時間,所以,白蟻是地球上早出現(xiàn)和古老的“社會昆蟲”是當之無愧的。
在我國,白蟻見于文字記載大約在2200年前,在各種文獻記載中,古代對白蟻有不同的表述。
白蟻的棲性
任何動物都有其特的棲居習性和棲息環(huán)境要求,如蚯蚓以土壤為家,終生離不開土壤;老鼠以洞穴為居,洞穴是它藏匿、休息和撫育后代的場所。白蟻也不例外,有特定的環(huán)境要求。盡管白蟻種類繁多,若按其棲性來分,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型:木棲性、土木棲性和土棲性。
一、木棲性白蟻
木材是此類白蟻的惟一棲居場所,巢居和白蟻群體都在木材中,嚴格不能離開木材,否則就無法生存。這類白蟻的棲息場所也是取食場所,棲性和食性是無法區(qū)分的。所蛀的木材就是其棲居場所,活動到哪里,就在哪里取食,往往木而居,很少侵蛀別的木材,如在我國湛江、海南嚴重為害的鏟頭堆砂白蟻和截頭堆砂白蟻屬此類。
此類白蟻巢群不大,幾十頭、上百頭個體便成為一個群體。同時,沒有固定結(jié)構(gòu)的巢穴,蛀蝕的木材,就是巢居,極易因在商貿(mào)活動中,木材交易或貨物的木包裝搬遷而擴散。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我國的湛江、海南分布極普通,嚴重為害房屋的木質(zhì)材料桁梁、家具、辦公用品等,擴散性強,防治不易。
木棲性白蟻因其蛀蝕木材的所含水分不同而又再分為干木白蟻和濕木白蟻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