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霽紅”,是中國傳統(tǒng)紅釉器中的,其釉面的特點是,紅不刺目,鮮而不過,釉不流淌,裂紋不出。清高宗乾隆在《詠宣窯霽紅瓶》一詩中稱譽道:“暈如雨后霽霞飛,出火還灸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畫翻嗤畫是空。”
觀察釉面特征?:老瓷器的釉光滋潤,胎質非常瓷糯,而新的瓷器胎比較生硬。老紅釉瓷器的釉面可能會有制作痕跡,如拉胚成胎時留下的橘皮圈,而新瓷器則表面細膩光滑,沒有這種紋路?
?檢查制作痕跡?:老瓷器有桔皮紋,而新的沒有。老紅釉瓷器屬拉胚成胎,表面有一圈橘皮圈,新釉瓷器屬漿胎制作,表面細膩光滑,沒有這種紋路?
?觀察底部狀態(tài)?:把紅釉瓷翻過來,觀察其底新舊程度。老紅釉瓷底部有用過摩擦的痕跡,釉底會有損傷劃痕,而新瓷則沒有或用醬油燒色做成舊瓷?
LOT 1332
清雍正 霽紅釉小膽瓶
H:16.7cm
估價:RMB 250,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