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膠在常溫下具有較高的彈性,稍帶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機械強度,滯后損失小,在多次變形時生熱低,因此其耐屈撓性也很好,并且因為是非極性橡膠,所以電絕緣性能良好。
天然橡膠的耐介質(zhì)特性。天然橡膠有較好的耐堿性能,但不耐濃強酸。由于天然橡膠是非極性橡膠,只能耐一些極性溶劑,而在非極性溶劑中則溶脹,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劑性很差,一般說來,烴、鹵代烴、二流化炭、醚、酮和脂肪酸對天然橡膠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則受塑煉程度的影響,而低級酮、低級酯及醇類對天然橡膠則是非溶劑。
廢舊橡膠是固體廢棄物的一種,可以和“白色污染”相媲美,主要來源是一些橡膠制品,如各種車的內(nèi)胎、膠管和膠帶和膠鞋等等的廢棄及工廠生產(chǎn)邊角料。
廢舊輪胎還可作為人工魚礁、碼頭護弦以及賽道車輛等的緩沖材料;在美國還將其做成高速公路的隔音墻。另外,廢舊橡膠還用于防止重金屬污染,據(jù)分析這是因為水銀等重金屬會和橡膠制品中的硫黃及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再生膠是指把硫化過程中形成的交聯(lián)鍵切斷,從而得到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橡膠。用傳統(tǒng)方法——油法和水油法生產(chǎn)再生膠存在著生產(chǎn)能耗大、“二廢” 治理難等缺點,無法適應環(huán)境提出的要求。為此,著手開發(fā)了如微波脫硫,生物脫硫等新型工藝,這些新方法很有可能成為再生膠生產(chǎn)技術的轉(zhuǎn)折點如可通過化學和超聲的結合將硫化過程中形成的交聯(lián)鍵切斷的方法,通過本方法可以分別得到再生膠、炭黑、硫黃和再生油;或通過脫硫重新制備EPDM 再生膠,所制備的EPDM 再生膠重新硫化后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但比原生EPDM膠稍低。
廢舊輪胎是一種高熱值材料,其燃燒熱約為33MJ/kg,與煤相當,可以代替煤作燃料使用。將廢舊輪胎作為燃料,以前采取直接燃燒的方式,這樣會造成大氣污染,不宜提倡。目前廢舊輪胎的燃燒利用主要用于焙燒水泥、火力發(fā)電以及參與制成固體垃圾燃料。其中,焙燒水泥是對廢舊輪胎利用率較高的回收方式:在水泥焙燒過程中,鋼16絲變成氧化鐵,硫黃變成石膏,所有燃料殘渣都成了水泥的組成原料,既不影響水泥質(zhì)量,又不會產(chǎn)生黑煙,臭氣,無二次公害。據(jù)報道在日本有50%的廢舊輪胎作為燃料利用都是用于焙燒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