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條在春天4月中旬~5月中旬進行,在壓條上選擇適合的部位用嫁接刀劃刻兩道刻痕,間距約為1.5厘米,然后將刻痕間的表皮進行環(huán)剝,環(huán)剝后立刻套上塑料袋,并且在下刻痕的下部將塑料袋系死,隨后將調(diào)好的沙壤土泥漿裝入袋中,捏成球形,泥球需要把環(huán)剝處包裹住,并且使其處于泥球中部,將塑料袋上口系死。
紫葉李樹,經(jīng)常見于公園、路邊或者是山間,葉子是紫紅色、花朵則色粉紅色的,到了結(jié)果期的時候紫紅色的果實的確非常的誘人,一般8、9月份左右的時候就會成熟。成熟的紫葉李果實還是可以吃的,一般情況之下中毒倒是不會,但是食品安全性還是需要各位注意的。
食用紫葉李確實是存在食品安全的風險性,個人覺得冒著風險吃它的意義真的并不大,偶爾好奇的嘗一口,它的味道還是比較酸澀的,估計也不會再想吃了。那么作為李子的近親紫葉李,沒有經(jīng)過精心的種植,吃多了之后肯定不利于我們身體的健康。還有就是紫葉李作為綠化樹和行道樹,一般都是種植在草坪之中的,采摘紫葉李的時候難免會踐踏草坪,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身邊的綠化環(huán)境,還是不要采摘以及食用紫葉李。
扦插苗管理苗床有地膜和小拱棚的可保持長時間不必灌水,如地膜下土壤干燥,再沿畦溝洇灌一次水。溫度降至零下5℃時,應(yīng)在拱棚外加草簾防凍保溫;氣溫升至0℃后,白天揭開草簾,夜晚四周圍草簾;溫度達到5℃以上時,白天應(yīng)打開拱棚,適當放風,防高溫灼傷幼苗。3月初,幼苗高3至5厘米時,白天揭開地膜通風練苗,隨幼苗生長逐漸加大通風量。3月中下旬至4月初,注意保持苗床潮濕。4月中旬揭去棚膜,及時施肥、除草。
插條準備選擇樹齡3至4年,生長健壯的樹作為母樹。在深秋落葉后從母樹上剪取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枝條,也可結(jié)合整形修剪將剪下的粗壯、芽飽滿,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的枝條作為插條。將選出的插條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按100至200支打捆,用濕沙埋入貯藏。
紅葉李即紫葉李。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原產(chǎn)亞洲西南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qū)廣為種植。 葉常年紫紅色,觀葉樹種,孤植群植皆宜,能襯托背景。尤其是紫色發(fā)亮的葉子,在綠葉叢中,像一株株敗的花朵,在青山綠水中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常見的產(chǎn)地如江蘇長景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