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文件鑒定又稱變造文件鑒定,篡改的定義通常解釋為在真實文件的基礎上,采用涂改、添改、挖補、拼湊、移植、刮擦等方式,改變、歪曲文件真實內容、形態(tài)的行為。篡改文件鑒定就是判斷文件是否被篡改的技術。篡改文件鑒定的任務是對可疑文書物證是否被篡改、變造作出科學判斷,進而為判斷文書物證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提供客觀依據。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變造文件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經變造的文件一般人很難識別出來,即便通過具有鑒定資質的機構,使用放大鏡、顯微鏡、紫/紅外線檢測、分色檢驗方法、光譜成像技術等等復雜的“高科技”進行鑒定,也無法確保不會出錯。
什么是哈希算法? 哈希算法,可將任意大小的文件映射為一個固定長度的二進制值,這個固定長度的二進制值,稱為哈希值。
基于哈希算法特性,電子文書中任意文字內容、標點符號,甚至格式發(fā)生變化,經過哈希運算后,都將產生不同的哈希值。 所以,通過“哈希校驗”計算、比對文書哈希值,若兩個文件哈希值是不同的,那么這兩個文件一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