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分“鍋”和“爐”兩部分。“鍋”是容納水和蒸汽的受壓部件,對水進行加熱、汽化和汽水分離,“爐”是進行燃料燃燒或其他熱能放熱的場所,有燃燒設備和燃燒室爐膛及放熱煙道等。鍋與爐兩者進行著熱量轉換過程,放熱和吸熱的分界面稱為受熱面。鍋爐將水加熱成蒸汽。除鍋與爐外還有構架、平臺、扶梯、燃燒、出渣、煙風道、管道、爐墻等輔助設備。
鍋殼式鍋爐鍋爐的燃燒和吸熱蒸發(fā)都在一圓筒體內完成,它有臥式和立式之分,如早期的蘭開發(fā)、炮仗爐等。水管鍋爐主要受熱面為管子的鍋爐,是早期鍋爐的一項重大改進,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當鍋爐燒用不同燃料時就稱為該種燃料的鍋爐或某兩種燃料的混燒鍋爐?;鸫踩紵仩t燃料置于料床上燃燒的鍋爐或稱爐排爐或層燃爐。一般為塊粒狀原煤,容量大達。室燃鍋爐燃料在爐室或爐膛內燃燒,一般有煤粉鍋爐、燃油、燒氣鍋爐等,當代大容量達機組,也稱懸浮燃燒鍋爐,還有介于層燃和室燃之間的半懸浮燃燒鍋爐,如機械拋煤機,風力拋煤機鍋爐等等。
在水汽系統(tǒng)方面,給水在加熱器中加熱到一定溫度后,經給水管道進入省煤器,進一步加熱以后送入鍋筒,與鍋水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進口集箱。水在水冷壁管內吸收爐膛輻射熱形成汽水混合物經上升管到達鍋筒中,由汽水分離裝置使水、汽分離。分離出來的飽和蒸汽由鍋筒上部流往過熱器,繼續(xù)吸熱成為一定溫度的過熱蒸汽(大多300MW、600MW機組蒸汽溫度約為540℃左右),然后送往汽輪機。
鍋爐整體的結構包括鍋爐本體(drum)、輔助設備和安全裝置兩大部分。鍋爐中的爐膛、鍋筒、燃燒器、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構架和爐墻等主要部件構成生產蒸汽的核心部分,稱為鍋爐本體。鍋爐本體中兩個主要的部件是爐膛和鍋筒。
如果鍋爐在運行中結生水垢,會嚴重影響傳熱,由于水垢的導熱系數(shù)只有鋼材的幾十分之一,所以當鍋爐內表面結垢后,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不能很好地傳到水側,從而造成排煙溫度升高,浪費燃料,增加運行成本。據(jù)有關資料介紹,鍋爐結垢后被浪費的燃料成下列比例關系:當水垢的厚度≥1mm時,鍋爐將多消耗燃料5~8%;當水垢的厚度≥2mm時,鍋爐將多消耗燃料10~18%;當水垢的厚度≥3mm時,鍋爐將多消耗燃料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