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油鑒別的關鍵
1、水份:廢油指標中重要的就是看是否含有水份,也就是廢油回收人常說的“有幾個水”。水份一般來自雨水、操作不當或操作環(huán)境的不適應等。通常情況下是水份越低越好,價錢也越貴。業(yè)內有的測水份儀器,如果你還不是很懂得通過常識和經驗去判斷油的水份,可以借助于儀器。
2、雜質:雜質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廢油的再利用。判斷雜質也需要通過的儀器或經驗去判斷。例如廢重油的油下桿率,廢油滴下的油漬散開程度等都是判定廢油雜質的依據。
3、密度:密度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判斷,但也是難的。容易判斷的是因為油可以漂在水上,密度比水小。在不能確定其密度時可以多滴一些油在水上,看浮起率。難的是因為大多廢油的密度是低于水的,而具體是0.89或0.79,這將很難界定。需要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經驗。
4、顏色:不同的廢油種類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廢油質量級別又有不同的顏色。雖然沒有的指標書來統(tǒng)一判定廢油的顏色,但是根據常識和經驗還是可以確定的,通常,廢重油和機油均呈黑色狀,廢液壓油為褐色或咖啡色較好。
5、味道:比較好的廢液壓油的味道聞起來,就像在品咖啡。先是苦苦的濃,然后有淡淡的香。值得長久去嗅探,去深入這氣味的深處,找到油的核心指標。味道是可以直接反應一種油的好壞的。廢重油是濃郁的醬味,液壓油有淡淡的糊味。
廢油的再次利用離不開以下的五個步驟:
1、除水:將廢機油收集到集油池除水后,置于煉油鍋內,加熱,將表面的明水排盡,使水分蒸發(fā)掉,油不翻動,油面冒出黑色油氣即可。
2、酸洗:待油冷卻至常溫,在攪拌下緩慢地加入硫酸(濃度為92~98%左右),酸用量一般為油量的5~7%(系根據機油臟污程度而定)。加完酸后,繼續(xù)攪拌半小時,然后靜置12小時左右,將酸渣排盡。
3、堿洗:將經過酸洗的機油重新升溫到80℃,在攪拌下加入純堿(Na2CO3),充分攪拌均勻后,讓其靜置1小時,然后用試紙檢驗為中性時,再靜置4小時以上,將堿渣排盡。
4、活性白土吸附:將油升溫到120~140℃,在恒溫和攪拌下加入活性白土(其用量約為油量的3.5%),加完活性白土后,繼續(xù)攪拌半小時,在110~120℃下恒溫靜置一夜,第二天趁熱過濾。
5、過濾:可采用濾油機過濾,過濾后即得合格油。如無濾油機,采用布袋吊濾法也可。
油廣泛用于機械、化工等領域中。而機油在使用后便混入水份、有機物、色素和灰塵等各種各樣的雜質而常常廢棄。那么該如何使這些混入各種雜質的廢置機油再生而回收利用呢?再生原理根據油水難溶和水的沸點比機油低的原理,可通過加熱和靜置分離除去水分。利用濃H2SO4的氧化性去除有機物,利用活性白土吸附色素,通過過濾除去機械雜質,這樣便可達到機油再生目的。
機械企業(yè)廢油主要產生于機械產品加工過程的清洗、潤滑、冷卻及產品的熱處理,機械裝備與設備運轉、傳動過程中,這些油類若能加以回收,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排入下水管道的油類含量,減輕對后續(xù)處理的技術難度,同時對廢油回收加以回收利用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廢油是通過哪些途徑產生危害呢?
一、是被外來物質污損,因為機械在運行過程中很容易會產生一些灰塵,金屬末、纖維物質等。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因為這些物質都是比較輕的,由于系統(tǒng)和機械外殼沒關緊,使得這些物質侵入油中,逐漸稀釋或者破壞了油的品質。
二、重金屬的摻入,金屬里的物質也會與油產生化學反應,使得油的品質慢慢被破壞,導致油的利用壽命減短。廢油直接也會產生危害,但是直接的危害還是來源于各種物質的侵入破壞,導致廢油的使用壽命減短,產生更多的廢油,而浪費了不少資源,我們應該加強對于工作的細心,減少浪費。
回收的廢機油很常常用于噴灑在容易揚塵的道路上,利用其粘合作用把塵土粘住,達到防塵的目的。但即便是將廢機油噴灑在了道路上,在下雨時廢機油也極易被雨水沖洗流入排水溝,終進入江河污染水質或滲入土壤,因此也會污染環(huán)境。其實,這些廢潤滑油經過適當工藝處理,除去變質成分及外來雜質污染物都可以成為再生潤滑油,這種方法無論從技術、環(huán)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以及經濟角度看都是一種合適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