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在線鑒定
小平”、“折”
小平:對古代方孔錢形體大小的一種稱謂。以宋代錢幣為標準。
中國古錢幣自宋代以后,形制趨于復(fù)雜。錢幣學(xué)家為了區(qū)別錢之大小,將宋錢分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其它各代方孔錢皆以宋錢形制比附。
小平錢:值一文的小錢,直徑約2.4cm左右
折二錢:值二文的錢,直徑約2.8cm左右
折三錢:值三文的錢,直徑約3.1cm左右
折五錢,值五文的錢,直徑約3.5cm左右
折十錢,值十文的錢,直徑約4.0cm左右。
北京古錢幣鑒定中心
孔方兄”的由來
西晉的魯褒作《錢神論》譏諷時弊,擬錢為長兄,字曰“孔方”,人見皆愛之如親兄。這是魯褒對當時貪官、士大夫、清淡家“恥言錢”的一種戲謔和諷刺。后世遂以“孔方兄”為錢之代稱。省稱“孔方”、“孔兄”。
古錢幣在線鑒定
堿性土壤中的銹蝕機理分析
古銅錢埋在堿性土壤中的銹蝕機理分析:古銅錢一般在民間使用流通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之久。就會銹蝕產(chǎn)生堿式硫酸銅,后又埋在堿性土壤中(PH7-10)與還原類物質(zhì)如有機物糖類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而生成氧化亞銅Cu2O呈深紅色,還會生成鉛丹Pb3O4呈大紅色。欲稱朱砂銹,雞血斑,棗皮紅,黃斑等。同時還保留部分堿式硫酸銅,故保存部分綠銹,所以古銅錢呈紅綠銹。同時也會產(chǎn)生局部腐蝕及電化學(xué)腐蝕,所形成的微小針眼中也有紅綠銹產(chǎn)生,欲稱入骨銹。由上述可知古銅錢先產(chǎn)生綠銹后才會還原而生成紅銹。故是紅銹蓋綠銹。在沙中則形成“干沙銹”即綠中有沙并有黃、紅斑。
北京古錢幣鑒定中心
中性土壤中的銹蝕機理分析
古銅錢長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一般不會生銹,但有些古銅錢的含錫量偏高,若錫在15-32%時,從“銅一錫系狀態(tài)圖”分析,形成a固溶晶體和 共析體組成.而其中的 相(Cu3Sn)及SN,因錫析出到錢表面形成所謂“水銀光”又稱“水銀浸”。同時錫青銅還會有“逆偏析”趨向,即錫由內(nèi)外析出,使銅錢表面呈“白斑’又稱之為“錫汗”。當含錫量在10-305時還會產(chǎn)生二氧化錫(SnO2)呈銀灰色.這些現(xiàn)象也會同時產(chǎn)生,或分別產(chǎn)生,都會使銅錢表面形成“水銀光”。因中性土壤極不穩(wěn)定,很容易改變成為酸性或堿性土壤,故有些古銅錢先形成少量的紅綠銹后再產(chǎn)生“水銀光”。
關(guān)于錢幣鑒定,長久以來泉友們對鑒定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各有其法,筆者從初中期間愛好古錢幣,從事古錢幣收藏20余載,掌握了幾種錢幣鑒別的方法,編撰此貼,僅供大家參考,也請各位前輩們指正!
時代特征法
每枚錢幣都有它的時代特征,要想掌握這個方法,你要把古泉的基礎(chǔ)知識牢記在心里,多讀多看一些古泉書籍,普及古泉知識。每個時代的錢幣風(fēng)格都不一樣的,例:宋代的字體多字體結(jié)構(gòu)嚴謹,書法精良。遼代的錢幣字體多粗獷,金代的字體多精美俊秀等.....。對鄰國的一些錢幣也要了解,以免把誤當國幣。?只要書讀多了,那么錢幣就會自己說話,告訴你真假了!
北京古錢幣鑒定中心
價格判斷法
各個朝代錢幣都有其特定的價格,在市場上看見很多的錢幣要價特低的,您先別著急揀漏?,F(xiàn)在做生意的沒有幾個是傻子,也沒有幾個不懂的。說不懂那是在和你裝傻。你要貪小便宜那你就吃大虧了!在就是要價格特高的,然后談價格時候落差特大的你要小心了,不是錢幣假就是錢幣質(zhì)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