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類型的催化劑上進行同一反應時,催化活性與催化劑的酸度有關,例如在SiO2-Al2O3上異丙苯裂解,催化活性與催化劑的酸度有近似的線性關系。固體催化劑絕大多數(shù)為多孔物質,除應考慮其表面的酸功能外,還考慮孔隙構造對反應物的擴散及傳熱過程的影響。例如對于烴類反應,設計了許多具有規(guī)整孔結構的固體酸催化劑,如具有管狀和籠狀孔道的分子篩催化劑,具有層疊結構的半晶態(tài)的鋁硅酸鹽或硅酸鹽催化劑。
固體酸催化劑種類繁多,制造方法各異。舉例如下:①天然黏土催化劑的制造。早期用天然黏土制造石油催化裂化催化劑,是將黏土用酸處理,然后水洗、干燥制成。酸處理的作用是除去金屬雜質離子,暴露硅-鋁骨架結構,并用氫離子替代原有的鈉、鈣等陽離子
在密閉條件中,在一定溫度下,與固體或液體處于相平衡的蒸氣所具有的壓強稱為飽和蒸氣壓。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下有不同的飽和蒸氣壓,并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純溶劑的飽和蒸氣壓大于溶液的飽和蒸氣壓;對于同一物質,固態(tài)的飽和蒸氣壓小于液態(tài)的飽和蒸氣壓。
在30℃時,水的飽和蒸氣壓為4132.982Pa,乙醇為10532.438Pa。而在100℃時,水的飽和蒸氣壓增大到101324.72Pa,乙醇為222647.74Pa。飽和蒸氣壓是液體的一項重要物理性質,液體的沸點、液體混合物的相對揮發(fā)度等都與之有關。
如:放在杯子里的水,會因不斷蒸發(fā)變得愈來愈少。如果把純水放在一個密閉的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氣。當水不斷蒸發(fā)時,水面上方汽相的壓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壓力就不斷增加。但是,當溫度一定時,汽相壓力終將穩(wěn)定在一個固定的數(shù)值上,這時的汽相壓力稱為水在該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力。當汽相壓力的數(shù)值達到飽和蒸汽壓力的數(shù)值時,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斷地氣化,汽相的水分子也不斷地冷凝成液體,只是由于水的氣化速度等于水蒸氣的冷凝速度,液體量才沒有減少,氣體量也沒有增加,液體和氣體達到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
毫米汞柱即毫米水銀柱(mmHg),是指直接用水銀柱高度的毫米數(shù)表示壓強值的單位,毫米與毫巴間可以進行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