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制拌:根據(jù)現(xiàn)場澆筑數(shù)量與澆筑速度,將修補料人工投入強制式砂漿拌和機中,干拌10s后,按產(chǎn)品規(guī)定的加水量稱量后,分兩次加水拌和:次加2/3水,拌和30s;第二次加1/3水,拌和150s。拌和后,修補料應靜置2~3min,待氣泡消失后再進行澆筑。冬季施工時,應采用不超過65℃的溫水進行拌和,澆筑溫度應在10℃以上。F.澆筑:用澆筑容器緩慢、勻速澆筑密實,澆筑時應避免空鼓現(xiàn)象。澆筑結束后,將修補料頂面抹平。每次制拌的修補料,從制拌開始至澆筑結束,時間不得超過30min。超時或流動性不滿足澆筑要求的修補料,不得繼續(xù)使用。G.:用塑料條將修補料頂面覆蓋,然后用草袋完全遮蓋在塑料條上保持濕潤。常溫下,3~4h后可結束,或根據(jù)結構強度要求和預留試件強度試驗結果決定是否結束。冬季應采用保溫措施,期適當延長。
耐火澆注料的配方設汁包括兩個部分:應用設計參數(shù)和材料設計參數(shù)。
在設定的目標條件下使用的耐火澆注料,需要考慮原料組合、制造技術、材料組裝(施工)和應用技術等。
配方設計的目標是在材料性能和應用條件之間尋找平衡。
通常,根據(jù)實際窯爐的操作條件(操作溫度、爐內氣氛以及粉塵、蒸汽和液體和/或爐渣等的接觸狀態(tài))和熔渣特性來確定該窯爐內襯耐火材料的類型和材料的質量。如果選定耐火澆注料作為目標內襯,應該選用與使用條件相適應的材質和合適的結合系統(tǒng)以及能進一步改善和提的添加劑,以便能制成性能較佳的耐火澆注料。
由于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的政策,現(xiàn)裝配式技術特別鋼筋連接技術要求隨之提高,套筒灌漿料應用日益廣泛。
鋼筋套筒連接用灌漿料(簡稱“套筒灌漿料”)是一種以水泥為基本材料,配以細骨料,以及少量混凝土外加劑和其他材料組成的干混料,加水攪拌后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早強、高強、微膨脹等性能,填充于套筒和帶肋鋼筋間隙內,形成鋼筋灌漿連接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