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碳酸鈣是通過對重質或輕質碳酸鈣表面進行活化處理制成的化學物質,又稱活性碳酸鈣,在日本被稱為“白艷華”。其粒徑通常在0.1微米以下,表面經脂肪皂等物質處理后具有疏水性和膠體活化性能,可溶于水且遇酸分解,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造紙、涂料等工業(yè)領域,能提升制品的機械性能與耐沖性,兼具填料和補強作用 。
改性碳酸鈣是將重質碳酸鈣或輕質碳酸鈣表面進行活化處理制得的產品,不但疏水化而且活性化,因此也被稱為活性碳酸鈣。以下是關于改性碳酸鈣的詳細用途:
橡膠工業(yè):作為橡膠的補強劑和填充劑,改性碳酸鈣可以提高橡膠的硬度、nai磨性、拉伸性能和抗張強度,從而延長橡膠制品的使用壽命。
塑料工業(yè):改性碳酸鈣可以作為塑料的填料,提高塑料的硬度、韌性和耐熱性。同時,它還可以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并gai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制品的光澤度。
作為填料使用的碳酸鈣,若未經表面處理,與有機高聚物的親和性較差,容易造成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勻,從而造成兩種材料的界面缺陷,因此需要改進碳酸鈣填料的應用性能。活性碳酸鈣(又稱改性碳酸鈣)是以普通碳酸鈣粉體(有重鈣和輕鈣之分)為基料,采用多功能表面活性劑和復合型加工助劑,對無機粉體表面進行改性活化處理而成。
經改性處理后的碳酸鈣粉體,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包層結構,能顯著改善在聚烯烴等高聚物基體中的分散性和親和性,并且能與高聚物基體間產生界面作用,從而提高制品的抗沖擊強度,是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增量型填充料。
用表面活性劑處理碳酸鈣時,由于改性碳酸鈣是無機物,所以它和表面活性劑的親水基有很大的親和力,它們之間進行類似化學鍵這樣的化學結合,親油基就定向于碳酸鈣微粒的表面,形成一層單分子膜。這就是活性碳酸鈣生產的基本原理,這樣處理過的填料已由親水性變 為親油性,對樹脂一類的有機物有良好的親和力。 指出,可以用來對碳酸鈣進行表面處理的,除了表面活性劑以外,還有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有機偶聯(lián)劑以及各種改性劑。凡是用這些物質處理的碳酸鈣都可以籠統(tǒng) 地稱為活性碳酸鈣。
改性碳酸鈣通過表面處理技術,解決了普通碳酸鈣易團聚、與高分子材料不兼容的問題,顯著提升了橡膠、塑料、紙張、涂料等材料的性能,成為現代工業(yè)不可或缺的“多面手”。在塑料薄膜、管材、型材、注塑件中,改性碳酸鈣是提升綜合性能的好幫手。它能顯著增強制品的力學強度、尺寸穩(wěn)定性(減少收縮變形)和耐熱性。特別是對于薄膜類產品,它能賦予其更佳的“骨感”(挺度),減少包裝袋的軟塌和褶皺,讓外觀更挺括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