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式格柵清污機結構設計
1、現場數據 格柵將被分別安放在細格柵間的格柵井中。
2、格柵條和支架 a、格柵采用間距相等的直線形柵條,以傾斜方式安裝,并在柵前采用循環(huán)鏈條牽引的前置式齒耙進行除污。 格柵柵條上下端緊固,柵條間距為20㎜。柵條筆直,在背水面與水平線成75°夾角,布置在渠的整個寬度范圍內。格柵條高出渠中水位線。柵條被焊在格柵框上,按規(guī)定的柵隙有序地排列。卸料板經過加固,由格柵的頂部起延至排污處。
b、柵條焊接在框架的上下橫檔上,框架本身也是一焊接件。為增強框架的強度,在框架內加設橫檔及支撐。
c、每根格柵條的斷面形狀制成合適的長形,防止污水中較小的污物積聚。
格柵框架的邊框為鋼結構,在設計制作時已考慮不利的情況下:前后水位差很大時(≥1m)造成機架結構件不變形。設備機架設計時采用板框式機架,增加合適的加固措施:采用相當尺寸足夠滿足工作載荷的要求。能承受在操作、安裝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全部荷載。在框架內側設置牽引鏈回轉運動的導軌。格柵框能***地固定在混凝土渠道上,柵框與渠壁間的空縫用耐腐蝕橡膠板擋住防止廢水從格柵旁邊流過。耐腐蝕橡膠板與柵框連接在一起。在柵框的兩內側各有一個不銹鋼環(huán)鏈帶動齒耙。齒耙從格柵背面落下,從正面升起。環(huán)鏈與正、反面上部和下部鏈輪相咬合。在進水面處,下部導輪和齒輪用鋼板在導向裝置間保護起來,設計成封閉狀,可避免雜物進入牽引鏈和導輪之間卡死。格柵的安裝使渠道內的污水全部流經格柵,并在水渠兩側無死坑。格柵底部在安裝上使齒耙在整個格柵高度范圍內便于除污,并在格柵底部不積聚垃圾。
本設備可以根據用戶需要任意調節(jié)設備運行間隔,實現周期性運轉;可以根據格柵前后液位差自動控制;并且有手動控制功能,以方便檢修。用戶可根據不同的工作需要任意選用。
由于該設備結構設計合理,在設備工作時,自身具有很強的自凈能力,不會發(fā)生堵塞現象, 所以日常維修工作量很少。
主要設在大型取水口、污水及雨水的提升泵站、污水處理廠進水口等處,用于阻擋草木、垃圾、纖維狀物質等雜物進入水泵和后續(xù)設備,以確保水泵及其它設備的正常運行。
除污機由三部分組成:懸掛單軌系統(tǒng)、移動小車和抓爪裝置。HDG抓斗式清污機、移動式液壓抓斗清污機。
◎懸掛單軌由厚鋼板制成,和移動小車頂部*配合,為移動驅動和支撐滾輪提供軌道。懸掛的軌道由空心方管支撐,延伸至所有工作位及卸料區(qū)域。
◎移動小車由抓爪提升裝置和負責抓爪開閉的液壓站組成。移動小車由安裝在小車一端部的減速箱驅動。驅動滾輪和減速箱輸出軸直接配合,在懸掛單軌軌內側運動,另外一對自由運動的支撐輪確保小車和軌道保持平行。小車的動力由包含動力和控制信號的移動電纜提供,電纜由電纜小車支撐帶動沿懸掛單軌移動。
◎抓爪單元由一系列齒條組成,它們可以通過液壓頂桿開啟或閉合。液壓油管將動力從移動小車上的液壓站傳送至液壓頂桿,油管纏繞在一張緊的鼓上,和耙斗提升裝置同步運轉。耙斗通過裝有彈簧的擺動限位板在移動時可保持平穩(wěn)。
回轉式清污機固定不動安裝在污水處理廠、發(fā)電廠、倒虹吸等水工建筑物的進水管處,它以攔污柵阻攔水流量中常挾帶的廢棄物(樹技、落葉、野草、生活垃圾處理、浮冰等),并根據旋轉的齒耙將其撈到路面上,用帶式輸送機或別的方法運出,防止危害廢棄物進到引水道內,確保發(fā)電機組或別的機器設備與構造圓滿運作。
回轉式清污機構造簡易,裸機剛度好、運作穩(wěn)定、不容易出常見故障、實際操作檢修簡變、清污好用、率、能耗低、命。
回轉式格柵除污機結構形式:
(1)回轉式固液分離機應適應24h連續(xù)工作的使用要求,線速度不大于3m/min。
(2)回轉式固液分離機主要由驅動裝置、機架、傳動鏈輪、牽引鏈條、犁形齒耙及電氣控制柜等主要部件組成。
(3)驅動電機安裝在機架側向的輸出軸上,齒耙在二側傳動鏈條的帶動下,犁形齒耙自下而上將整個渠道寬度范圍內的污物向上提取,抵達上部時,通過導軌及鏈輪的轉向動能,自動完成卸污工作。
(4)整個格柵部件直接安裝在渠道上,水中的固體物由犁形齒耙串接成的濾帶捕獲,通過耙齒送至除污機驅動裝置后部的較高位置后排出。濾帶在運動過程中,當耙齒在下一排耙齒臂之間通過時,濾帶得以自清潔。同時一個旋轉的刷子還應對濾帶進一步清潔。耙齒經裝配后,彼此形成垂直和水平的空間,讓水流通過。耙齒應由抗沖擊載荷強、在污水中不變形及耐磨性能高的聚碳酸脂或高強度尼龍制造,壽命達到10年。
(5)回轉式格柵除污機 應有可靠的清污效果,在結構設計上應有可靠的自凈能力,無污物纏繞、卡滯現象,且格柵底部不得有污物堆積形成死角。在格柵前后水位差達1.0m的情況下,組合而成的齒耙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不應發(fā)生變形及斷齒而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