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使用的大多數(shù)殺鼠劑對高等動物毒性大,且無選擇性,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人、畜中毒以及對非靶標動物的傷害,目前已很少使用。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凡未經(jīng)批準的藥物均不得用作殺鼠劑,中草藥、等亦不例外?,F(xiàn)在廣泛使用的大多是抗凝血劑類殺鼠劑,現(xiàn)將主要品種及使用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性質(zh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其鈉鹽可溶于水。毒性:大白鼠急性LD為3.0mg/kg,對狗LD為20~50mg/kg,對貓LD為5mg/kg。貓、狗、豬對此藥較敏感。對牛、羊、雞、鴨毒性較低。此藥適口性好,鼠一般不拒食。此藥為慢性抗凝血劑,鼠服后5~7天死亡,有效期為10~14天。
作用機制:破壞鼠類細胞正常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使毛細血管變脆,增強滲透性,使害鼠大量內(nèi)出血而平靜死亡。出常制劑:2.5%滅鼠靈母粉,0.025%滅鼠靈毒餌
高使用方法:適合防治家棲鼠。主要用0.005%~0.025%餌劑防治居住區(qū)、倉庫、輪船、碼頭、家禽飼養(yǎng)場所的家棲鼠,低濃度連續(xù)多次投餌時滅鼠效果好。投餌后每隔2天檢查補充鼠吃掉的毒餌,連續(xù)投放至鼠不再取食為止。還可用0.5%~1.0%毒粉滅鼠。
注意事項:一定要注意安全,防誤食。維生素K1為劑。
在適當溫度下,利用有毒的氣體、液體或固體所揮發(fā)出來的氣體毒殺有害生物,稱為熏蒸。用于熏蒸的藥劑叫熏劑。熏蒸劑是以氣體分子起作用的,所以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熏蒸劑主要用在糧食、岸檢疫消毒等場所進行
熏蒸劑應用基本原理
熏蒸劑是利用氣體毒殺害蟲的,所以熏蒸劑是氣體,或易于氣化以及迅速分解放出氣體的液體或固體。另外,熏蒸劑充分發(fā)揮藥效,在適當?shù)臏囟群拖鄬γ荛]的條件下,使有毒氣體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使有害生物致死的濃度。這些有毒氣體可以通過昆蟲表皮或氣門進入氣管,由于昆蟲氣管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理化性質(zhì)與表皮基本相同,因此,凡能進入表皮的藥劑均可通過氣管而滲透到血液,使昆蟲中毒死亡。鼠類從呼吸道吸入足量有毒氣體亦將死亡。
1.藥劑本身的理化性質(zhì)
藥劑本身的揮發(fā)性直接影響熏蒸效果,熏蒸劑的揮發(fā)性一般以蒸汽壓來表示,在一定的氣溫下,蒸汽壓越高,揮發(fā)性越強。另外,熏蒸劑本身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與氣體的擴散、滲透有密切的關系,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小,氣體擴散和滲透的能力越強。而滲透性與熏蒸劑的沸點有關,沸點越低,滲透性越好。
2熏蒸物體的性質(zhì)
任何物體表面都有吸附氣體的能力,因此,使用熏蒸劑熏蒸時,蒸汽先把被熏蒸的物體及倉庫的墻壁吸附飽和后,才能擴散到空氣中,到達一定的濃度。固體表面吸附氣體的能力與固體本身的性質(zhì)有關,表面積越大,吸附量也越大,面粉是食物中吸附能力差的物質(zhì)。另外,固體對氣體的吸附力與熏蒸劑的沸點也有關系,沸點越高,吸附力越強。3.昆蟲種類及發(fā)育階段
中不同種類的昆蟲,因為生理和本身結(jié)構(gòu)的不同,對熏蒸劑的敏感度不同,同一昆蟲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差異更為明顯。這可能與昆蟲的呼吸有關系,特別是發(fā)育階段的差異。一般來說,成蟲呼吸率強,其次是幼蟲和蛹,卵的呼吸率弱。呼吸率越強,吸入的氣體越多,就越容易死亡。因此,施藥時選擇合適的蟲態(tài),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除了上述介紹的基本種類的藥劑之外,還有一些防治其他有害生物的藥劑,現(xiàn)簡單介紹如下。
殺螨劑應用基礎
殺螨劑是指用于防治有害螨類的化學藥劑。前面介紹的殺蟲藥劑中,如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藥劑等,有些種類也具有殺螨的活性。這里主要介紹用于殺螨的藥劑
螨屬于蛛形綱,蜱螨目,個體較小,大多密集群居于植物葉片背面,在一個群體中可以生存所有生長階段的螨,包括卵、若螨和成螨。螨類繁殖迅速,越冬場所變化很大,所以螨類防治較難。題
對螨類的防治,有效的時期是螨類的活動期,殺螨劑不但要殺死成螨,對螨卵、若螨也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殺螨劑應有較長的持效期,施用一次,即可以防治整個生長期的螨;殺螨劑化學性質(zhì)應穩(wěn)定,可以與其他藥劑混用,以達到兼治其他病蟲的目的。
1.有關消毒的幾個概念
(1)消毒與滅菌
消毒是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之達到無害化的程度。如果將傳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殺滅或清除,則稱為滅菌。滅菌是的消毒
出(2)殺菌與
經(jīng)滅菌(或消毒)處理,使微生物死亡,稱為殺菌。部分微生物經(jīng)新潔爾滅或洗必泰等低效消毒劑消毒后,只能殺滅細菌繁殖體,而芽孢和某些病毒僅受到抑制作用失去繁殖能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和適當條件又可恢復繁殖能力。所以,消毒僅使微生物暫時停止繁殖,停止消毒則微生物就可能重新繁殖的稱為。
(3)消毒劑與滅菌劑
消毒劑是指用于消毒的藥物,但不能殺滅所有的微生物。而滅菌劑是指用于滅菌的藥物,它具備殲滅一切類微生物的能力。滅菌劑有時可作消毒劑使用,而消毒劑不能作滅菌劑使用。
(4)預防性消毒
在未發(fā)現(xiàn)傳染源的情況下,對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場所、物品進行消毒。如家庭、醫(yī)院、餐飲具、飲水工具及交通工具。
(5)疫源地消毒
對存在或曾經(jīng)存在傳染源的場所,如傳染病病房、患戶,以及被傳染病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場所進行消毒。
(6)隨時消毒
隨時消毒指及時殺滅或消除由傳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為五類:
1)具有良好滅菌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熱力、電離輻射、微波、紅外線和激光等。熱力、電離輻射與微波消毒效果較好,應用廣泛
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紫外線與超聲波消毒法等。利用這些方法,一般可殺滅大量微生物,但難以達到滅菌的要求。
3)具有自然凈化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冷卻、冷凍、干燥等。物理消毒法殺滅微生物能力有限,多在自然凈化中發(fā)揮作用
4)具有除菌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機械消除、通風與過濾除菌等。機械消除消毒法有一定的除菌作用,常用的有沖洗、擦抹、刷除等。為加強除菌效果,常在清除操作中使用表面活性劑。通風是對空氣中微生物進行稀釋、消除。自然通風是一種為簡便、經(jīng)濟的空氣消毒方法,1~2h時可達到無害化
5)具有輔助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真空、加壓等,雖然其本身不能殺滅微生物,但可為清除或抑制微生物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例如,真空可去除容器中的氧氣,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真空可提高水蒸氣的濕度,增強其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