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發(fā)生空殼脫落、受潮發(fā)霉、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及出土書畫進行裝裱。經(jīng)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于收藏和布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
書畫作品的價值還是決定于畫家的思想境界與人生境界,他們的內在修為與外在境遇,與普通大眾甚至其他的文化人、藝術家有無質的區(qū)別,而這就需要畫家的綜合素養(yǎng)與創(chuàng)造能力了。書畫之外還要看他們的思想高度、文學修養(yǎng)等等,所以收藏還是要靠畫家本人和作品本身說話,這就需要收藏者的眼光和判斷力了。
書畫藝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價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作品有高難度的技巧,難度越高、無法取代的性則越高。相反如任何人都能輕易畫得出來的畫作,難度肯定不高,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且很快會被淘汰。投資畫作須有意識,寧付略高代價選擇畫家認真而嚴謹?shù)淖髌?亦不要因價格便宜而買應酬之作,因兩者的含金量與投資價值有天壤之別。投資在歷史上經(jīng)過檢驗,而留存的畫家,如任伯年受過西洋繪畫的熏陶,善于用另一種視角揮寫活潑多彩的花鳥世界,展示自然萬物的生香活態(tài);吳昌碩則從古典金石中追索傳統(tǒng)文明的深層底蘊,并在花卉紫藤中宣表達了他的思古情緒;黃賓虹以深沉的決心和愛意,將中國傳統(tǒng)山水進行變革。齊白石更以簡潔的筆墨和造型不但使中國繪畫傳達了大眾心靈中本質的審美特質,同時也大程度上探索了中國水墨發(fā)展的現(xiàn)代可能性,其貢獻不亞于有“西方現(xiàn)代繪畫之父”的塞尚,更是中國的馬蒂斯。
所謂代表作主要是指書畫家擅長項目,以及代表每個時段的和具有內容的特性。一個畫家可以一輩子創(chuàng)作很多作品,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是代表作。比如: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讓人看后難以忘卻。就他本人來講,事隔多年,讓他重新再畫一張同樣的畫,他恐怕也畫不出來了。因為它與畫家當時的情感、精、氣、神等各種因素都有關系,這些因素筆墨之間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又如陳逸飛的《故鄉(xiāng)的回憶》,油畫中的周莊,小橋流水人家,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小鎮(zhèn)風光,陰柔之美, 而周莊,也因為陳逸飛的畫走向世界,成為今日姑蘇城膾炙人口的景點之一.尤其吸引國外友人的觀光與參觀.這正是他們尋找畫中的東方魅力小鎮(zhèn)。 陳逸飛油畫作品的大特點,在于畫面上彌漫著寧靜和平和,在寫實主義中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的美感。無論是描繪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景還是生動傳神的女子肖像,無不體現(xiàn)畫家的一種追求:“運用西方的技巧,賦予作品中國的精神”。還有像齊白石《蝦》、徐悲鴻《奔馬》、林風眠《鷺鷥》、張大千《敦煌人物》、方增先人物《粒粒皆辛苦》、陳丹青《西藏風情》、如果書畫家的作品不是其擅長的品種,其價值即遜一籌。
題款多為作者創(chuàng)作后的署名和記錄的創(chuàng)作時間(下款),以及為誰而做的被贈予人的姓名、稱謂以及贈言(上款),通常作者的署名具個性特征。如清代畫家吳昌碩,早期作品多署“吳俊卿”,中期多署“吳昌碩”,晚期多署“老缶”。在鑒別中國畫作品的真?zhèn)螘r,分析款識的書法特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比繪畫本身更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實踐證明,畫與字的造偽,后者比前者難度要更大些。看印章要看篆刻的水準。一般來說,書畫家的印章多由篆刻家(或書畫家本人)所作,其篆刻的藝術性相應較高。其次,要看印章內容,多數(shù)畫家在不同創(chuàng)作時期往往使用不同的印章,有的作者鈐印位置往往也有自己的風格。其三,要看印泥質量和呈色,書畫家鈐印所用印泥一般質量較好。另外,距今年代越久的印章,其印泥色澤相對較暗些。
畫家的藝術成就奠定了畫家的藝術地位。比如八大山人朱耷,他所創(chuàng)作的畫古怪、氣氛冷峻,大多數(shù)是隱喻畫。主要傳達一種心緒,這種心緒隱喻畫與有所指的政治隱喻畫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學意義。他的畫主要是水墨花鳥或山水,雖學習董其昌的繪畫筆法,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藝術成就、沒有俗套,自有創(chuàng)造,清代后期的“揚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現(xiàn)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都受到其影響,故八大山人的真跡現(xiàn)今市場價值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