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畫作的風格是:構圖嚴謹,手法生動,色彩鮮明,韻味悠長,尤其擅長山水竹石,極富傳統(tǒng)文人畫的意趣?!扒锷饺嗽诋嬛行小笔瞧涑S玫念}材。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已在畫壇嶄露頭角,50年代達到藝術高峰。他也曾作畫賣錢,貼補生活。
啟功除了是當代書畫家,亦通曉語言文字、古書畫鑒定之學,其中尤精碑帖研究。在碑帖之學上,啟功開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啟功嘗作詩論曰:“買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一改以往名家學者,如葉昌熾、翁方綱等研究歷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只知書法,而略其辭章之習。
除研究方法開拓新途外,啟功更對《孝女曹娥碑》的真?zhèn)巫鞒鲆诲N定音之論,判定歷代相傳的《曹娥碑》殊非王羲之真跡。期間,雖有部分學者提出異議,如香港學者陳勝長曾撰〈絹本《孝女曹娥碑》墨跡考辨〉與之辯論,惟啟功以其特的研究方法與深厚學養(yǎng),對陳氏之立論作出有力反駁,并深責陳氏之說乃“一派胡言”,終使《孝女曹娥碑》的真?zhèn)蔚靡员婷?。詳細論述請參考啟功《論書絕句》《古代字體論稿》《論書札記》等書。
啟功,字元白,滿族人,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聯榮譽委員。集教育家、文物鑒定、古典文學、語言學家、書法家、畫家、詩人于一身,著有《啟功書畫集》、《啟功叢稿》、《詩文聲律論稿》、《漢語現象論叢》、《啟功韻語》、《啟功絮語》、《啟功贅語》、《論書絕句》等多種。
啟功詩書畫成就斐然,并曾榮獲“中國書法藝術終身成就獎”,但書畫卻非主業(yè)。其主業(yè)文史,一生教授古典文學、漢語,研究古代文學、史學、經學、語言文字學、禪學,著有《漢語現象論叢》、《詩文聲律論稿》、《古代字體論稿》等。他熟知清史,曾經7年點校《清史稿》;20世紀50年代注釋《紅樓夢》。
鑒別古書畫采用物物對比,主要在于對實物的目鑒,即憑視覺觀察并識別某一類作品的藝術表現的特征,畫和字的時代風格和書畫家的個人風格。但是目鑒有一個先決條件,即:一人或一時代的作品見得較多,有實物可比,才能達到目的,否則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常常還需要結合文獻資料考訂一番,以補“目鑒”的不足。某一畫家傳世作品較多,能作充分的對比時,目鑒的確能夠解決問題,明清人的作品傳世較多,有比的條件,不考訂也沒有什么關系,當目鑒無所依傍,比較的條件不充分時,考訂也可能起主導作用。但是考訂要靠目鑒來判別哪些書畫是“依樣畫葫蘆”的摹、臨本,還是沒有依傍的憑空的偽造本。在這一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加以考訂和探索,達到比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否則考訂也無濟于事。所以考訂次于目鑒。實際上,目鑒與考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加?,大半要翻檢文獻。但不要忘記,文獻本身也會有錯誤,謹防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