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像銀幣中年號的變更,圖案或字數(shù)的增減,字體筆畫的明顯變動,正、背面圖案和邊齒的明顯變化都應歸結(jié)到“大版”范疇。而正、背面團中的細微變化,字體筆畫的細微變動,如暗記的設(shè)置、嘉禾芒細的小部位變動,都應視為“小版”范疇。從目前藏市上看,“大版”比“小版”的經(jīng)濟價值更高一些,但也不是金科玉律,存世量差別也是市價的決定性因素。
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元),銀幣。十五世紀末銀元開鑄于歐洲。十六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明代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開始流入中國。但獲得廣泛流通則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后,從通商口岸流布于內(nèi)地各省。
長期收購清末民初的老銀元:,船洋回收,站洋回收,鷹洋回收,江南省造龍洋回收,大清銀幣回收,造幣總廠龍洋回收,袁大頭三年 九年 十年 袁大頭八年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23年帆船 22年帆船 鷹洋 四川軍(漢版)大頭中圓 坐洋壹元 站洋壹元 34年北洋龍 33年北洋龍 29年北洋龍 26年北洋龍 25年北洋龍 24年北洋 23年北洋 帆船三鳥 造幣總廠 大清銀幣 新版云南光緒7.2 湖北光緒、宣統(tǒng) 廣東光緒、宣統(tǒng) 云南光緒、宣統(tǒng) 四川光緒、宣統(tǒng) 唐軍長正像 唐軍長側(cè)像 四川盧比 日本龍洋 江南甲辰 江南壬寅 江南辛丑 江南庚子 江南戊戌 江南己亥 江南癸卯 江南乙巳 老江南 老金銀首飾回收 小黃魚回收 現(xiàn)金回收要賣天價的請繞道! 現(xiàn)場現(xiàn)金回購 !高仿勿擾!
銀元起源于15世紀,始鑄于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明萬歷年間),銀元流入中國。
乾隆58年(1793),中國中央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道光年間,臺灣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銀圓,稱為銀餅。光緒16年(1890年)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后,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由于“袁大頭”逐漸得到收藏市場的認可,因此不乏眾多造假者為追逐利益?zhèn)卧旎蚍略臁霸箢^”,不少收藏者不小心就為了“袁大頭”而稀里糊涂成了“冤大頭”。原中國錢幣博物館副館長、中國錢幣學會副秘書長姚朔民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鑒別“袁大頭”真?zhèn)蔚募记桑?br />
種方法是“敲”
拿兩塊銀幣,用雙手的指尖各托住一枚銀幣的中心,慢慢靠攏,當兩枚銀幣重合大約四分之一的位置時,使得兩枚銀幣輕輕地磕彼此的邊緣,真幣發(fā)出的聲音清脆,偽幣聲音聽來發(fā)木。
第二種方法是“吹”
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捏住銀元的正中心,猛地吹銀元的豎邊,迅速放到耳朵邊聽,真的成色好的銀幣尾音悠長而清亮,而其他金屬或非純銀的不會有這樣的尾音,比如市場常見的灌鉛銀幣幾乎不響,因為鉛比較重比較軟,不容易震動發(fā)音。現(xiàn)在的偽造者大多借用電腦制版,以合金材質(zhì)冒充銀子,其色、文圖幾可亂真,但終因不是銀,其發(fā)音尖長,內(nèi)行人一辨別就知真?zhèn)巍?br />
第三種方法是“稱”
真幣一般足重,經(jīng)過流通損耗也在26克左右,其色潤澤柔白、音色柔長、文圖、包漿自然;偽幣一般不足重,或加大加厚導致超重,且顏色灰暗。
第四種方法是用化學分析(慎用,容易造成包漿破壞)
在沒有圖案的地方,點一小滴硝酸,立刻會看到硝酸與銀幣中的金屬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土黃色的硝酸銀等其它金屬的化合沉淀物。然后用布類的軟性材料擦去化學反應沉淀物,你仍然會看到銀白色的表面,這種實驗不會傷害銀幣的整體結(jié)構(gòu),簡單易行。因為金屬幣的金屬成分的構(gòu)成不純,其化學反應物的顏色變化也較大,如果是假幣,可通過化學反應物的顏色,來判斷出銀幣的真?zhèn)巍?br/>
袁大頭
例如:1,銅胎鍍銀 幣的微米鍍銀層很快的會和硝酸進行化學反應,然后,再與銅基材料繼續(xù)進行化學反應,終的化學反應完成后,會呈現(xiàn)出淺綠色的硝酸銀與硝酸銅等金屬的混合沉淀物。擦凈化學反應后的部位顏色,其不再是銀白色,而是淺黃色的銅基材質(zhì)。
2,合金材料銀幣 不含銀的合金材料假銀幣,用硝酸化學分析后,其沉淀物的顏色為渾濁的白灰色物質(zhì)。
3,如果用錫與鉛材料制造的假銀幣,其硝酸錫和硝酸鉛等金屬的化學反應物為白灰色的沉淀物質(zhì)。
通過化學反應物的顏色,就能夠判別出銀幣的真假。其他材料的假銀幣可用上述的三種方法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