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是數字系統(tǒng)中用以存儲大量信息的設備或部件,是計算機和數字設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儲器可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現代的隨機存取存儲器依賴電容器存儲數據。電容器充滿電后代表1(二進制),未充電的代表0。由于電容器或多或少有漏電的情形,若不作特別處理,數據會漸漸隨時間流失。刷新是期讀取電容器的狀態(tài),然后按照原來的狀態(tài)重新為電容器充電,彌補流失了的電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釋了隨機存取存儲器的易失性。
網卡是一塊被設計用來允許計算機在計算機網絡上進行通訊的計算機硬件。由于其擁有MAC地址,因此屬于OSI模型的第1層和2層之間。它使得用戶可以通過電纜或無線相互連接。
每一個網卡都有一個被稱為MAC地址的的48位串行號,它被寫在卡上的一塊ROM中。在網絡上的每一個計算機都擁有一個的MAC地址。
DDR=Double Data Rate雙倍速率同步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嚴格的說DDR應該叫DDR SDRAM,人們習慣稱為DDR,其中,SDRAM 是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即同步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而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縮寫,是雙倍速率同步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的意思。DDR內存是在SDRAM內存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仍然沿用SDRAM生產體系,因此對于內存廠商而言,只需對制造普通SDRAM的設備稍加改進,即可實現DDR內存的生產,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既然內存是用來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zhí)行中)的數據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我們平常所提到的計算機的內存指的是動態(tài)內存(即DRAM),動態(tài)內存中所謂的“動態(tài)”,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后,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額外設一個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