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層具有高硬度、抗沖擊強度、耐磨性等優(yōu)點,機械性能強,符合國家標準
?
耐腐蝕性
?
該面漆耐腐蝕性,耐溶劑、耐酸堿、化學藥品、耐鹽水
?
配套涂裝
?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可配套多種底漆、中間漆,涂裝體系完善而且多樣化
?
施工
?
可噴涂、刷涂、輥涂施工,漆膜流平性好,低溫環(huán)境也可發(fā)生固化反應
基材處理
?
被涂的金屬表面,清除油污、氧化皮、鐵銹、舊涂層等,可采取拋丸或噴砂方法,達瑞典除銹標準sa2.5級,粗糙度達30-70μm;也可采用手工除銹方法,達瑞典除銹標準ST3級,粗糙度達30-70μm。
?
涂料應在表面處理完成后4h內施工于準備涂裝的表面上,當所處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不大于60%時,可以適當延時,但長不應超過12h,不管停留多長時間,只要表面出現返銹現象,應重新除銹。
含氟螢丹面漆耐久性能相當好,特別是耐黃變性,干燥環(huán)境下,可以耐受的高溫達120℃,但是會有些許老化黃變。如果需要長期保持良好的色澤,設備和管道等的大操作溫度建議不超過
80℃。涂覆過厚,會導致起泡或很差的成膜狀態(tài),并影響其性能。
通常改性的方法有二種。一種是物理混合法,另外一種是化學共聚法。物理混合法法相對簡單,主要采用氨基甲酸酯中的極性氫原子和丙烯酸中酯鍵中的氧原子形成氫鍵效應來提高二者的互溶性,但氫鍵作用較弱,因此,物理共混,二者之間的互溶性比較差,表現為成膜不透明,力學性能沒有明顯提高和體系的穩(wěn)定性差。為此,人們尋求用化學共聚的方法利用聚氨酯來改性丙烯酸乳液。目前改性的方法比較多,包括種子乳液聚合法、不飽和化合物封端法、溶液聚合轉相法、接枝互穿網絡法、核殼聚合法等。
表面處理:
所有新涂覆的表面均應清潔、干燥、。涂覆之前,所有表面均應根據ISO8504;2000標準進行判定和處理。正式施工前應進行小面積試驗。
預涂底漆的表面
佐涂涂覆于推薦的防銹漆之上,底漆表面應該干燥、,且在規(guī)定的涂覆時間間隔內進行涂覆。
剝落和損傷的區(qū)域應該加以處理,達到規(guī)定的標準,且在涂覆之前先對這些部位補涂底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