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空鼓指室內墻面所使用底層或面層材料如乳膠漆、膩子、石膏、大白粉等由于施工工藝不當或者受潮等原因造成的墻面起泡,起翹,起鼓的現象。因此涂刷墻壁時基層表面的污垢清除干凈。
導致墻面抹灰空鼓和裂縫的施工錯誤:
1、抹灰前基層清理不干凈,不同材料的墻面連接未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設置鋼絲網;墻面澆水不透;外墻粉刷墻面沒有分格或分格過大。
2、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沙粒過細,含泥量大,水泥安定性不合要求);砂漿未攪拌均勻。
3、基層凹凸偏差較大,一次抹灰過厚,沒有分層抹灰或各抹灰時間間隔太近;抹灰總厚度大于35mm時未采取加強措施。
4、各層抹灰層配合比相差過大,強度等級較高的水泥砂漿粉刷在強度等級較低的面層或石灰砂漿面層上。
5、氣溫過高時,砂漿失水過快;抹灰后未適當澆水養(yǎng)護。
在墻面抹灰施工時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是水泥和沙子的配比,佳比例是1比3,配比不當就會影響墻面的韌性和張力;再有就是要找準膩子和乳膠漆的配比,在涂刷乳膠漆時,水加多了也會發(fā)生問題。
墻面裂縫是出現多的問題之一。經總結大致有這么五種原因。
種是原房的保溫層有裂縫,導致裝修后墻面開裂;
第二種是墻面開槽后修補涂刷不當,導致墻面收縮出現裂紋;
第三種是抹灰時水泥的配比不準確,配比高了就容易開裂;
第四種情況是墻面膩子的配比不當或者是刮抹不均勻。
第五種就是乳膠漆和水的配比不合適。
注漿法此法是用于修補較深的裂縫。根據注漿時壓力與速度可分為高壓快速注漿法和低壓慢速注漿法。前者適于以電動泵注漿,此時注漿壓力可達2MPa;后者適于以手動泵注漿,其壓力為0.4MPa。依注漿時是否設注漿管又分為有管注漿法及無管注漿法。多數情況都使用有管注漿法。
采用有管注漿法時,在裂縫修補之前要沿裂縫以10~30cm的間距設置注漿管,然后將裂縫的其他部位用膠粘帶予以密封,以防漏漿。注漿管有帶墊圈的與無墊圈的,前者用于不開V形槽的裂縫注漿,后者則適用于開V形槽的寬裂縫注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