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油就是利用液體壓力能的液壓系統(tǒng)使用的液壓介質,在液壓系統(tǒng)中起著能量傳遞、抗磨、系統(tǒng)潤滑、防腐、防銹、冷卻等作用。對于液壓油來說,應滿足液壓裝置在工作溫度下與啟動溫度下對液體粘度的要求,由于潤滑油的粘度變化直接與液壓動作、傳遞效率和傳遞精度有關,還要求油的粘溫性能和剪切安定性應滿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種需求。液壓油的種類繁多,分類方法各異,長期以來,習慣以用途進行分類,也有根據油品類型、化學組分或可燃性分類的。這些分類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掙注,但缺乏系統(tǒng)性,也難以了解油品間的相互關系和發(fā)展。
液壓油用途廣泛,是工業(yè)用油中使用多的產品。當前液壓元件正向著體積小、功率大方向發(fā)展,系統(tǒng)壓力越來越高,有的已突破50MPa。為此,普通型的L-HL系列已經趨于淘汰,抗磨型L-HM系列應用更多。低溫性能也是液壓油的重要特性,要求在低溫環(huán)境下設備啟動比較容易,且動力傳動靈敏,而且液壓油換油周期較長,如露天設備通常一年一換,液壓油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四季的變化,因此露天設備使用低凝產品效果較好。清潔度也已成為液壓油的性能要求,一般產品要NAS顆粒度等級不大于9級,清潔型產品不大于7級,高清潔型產品不大于5級,但盲目追求NAS等級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降低質量,增加成本。例如有些機械生產廠家,或工程機械用戶沒有用于添加液壓油的無塵車間,即使花了大價錢購買了NAS 5級別的產品,在打開產品的瞬間,高清潔型NAS 5液壓油就變成了NAS 8的等級了,而且液壓油NAS等級高意味著過濾次數(shù)多,過濾過程中就會把昂貴的添加劑成分過濾掉,因此從的角度來講,NAS等級不于追求。
6、防止空氣進入油中
根據工作環(huán)境和工況條件選擇液壓油的品種在選用液壓設備所使用的液壓油時,應從工作壓力、溫度、工作環(huán)境、液壓系統(tǒng)及元件結構和材質、經濟性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和判斷。環(huán)境因素有:地上、地下、室內、野外、沿海、寒區(qū)、高溫、明火。使用工況:泵的類型、壓力、溫度、材質、密封材料、運行時間。油品性質:理化性能特點。經濟性:使用時間、換油期、價格。
工作壓力
主要對液壓油的潤滑性即抗磨性提出要求。高壓系統(tǒng)的液壓元件特別是液壓泵中處于邊界潤滑狀態(tài)的摩擦副,由于正壓力加大,速度高而使摩擦磨損條件較為苛刻,選擇潤滑性即抗磨性、極壓性優(yōu)良的HM油。按液壓系統(tǒng)和油泵工作壓力選用液壓油,壓力<8MPa用L—HH、L—HL(葉片泵則用L-HM),壓力8-16MPa用L—HL、L—HM、L—HV,壓力>16MPa用L—HM、 L—HV液壓油。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一般以其主油泵額定或大壓力為標志。
工作溫度
是指液壓系統(tǒng)液壓油在工作時的溫度,其主要對液壓油的粘溫性和熱安定性提出要求,工作溫度-10-90℃用L-HH、L-HL、L-HM液壓油、低于-10℃用L-HV、L-HS,工作溫度>90℃選用的L-HM、L-HV、L-HS。環(huán)境溫度和操作溫度一般關系為:液壓設備在車間廠房,正常工作溫度比環(huán)境溫度高15-25℃;液壓設備在溫帶室外,高25-38℃;在熱帶室外日照下,高40-50℃。
一般葉片泵可選用含鋅型抗磨液壓油,柱塞泵好選用無灰型油。葉片泵壓力15MPa、柱塞泵壓力30MPa、兩種型號泵同時存在的液壓系統(tǒng),應選用符合Denison HF-0規(guī)格的油品。
②齒輪泵、葉片泵和柱塞泵是液壓系統(tǒng)中主要的泵類型。
液壓油的潤滑性對三大泵類減磨效果的順序是葉片泵>柱塞泵>齒輪泵。故凡是葉片泵為主油泵的液壓系統(tǒng)不管其壓力大小選用HM油為好。液壓系統(tǒng)的精度越高,要求所選用的液壓油清潔度也越高,如對有電液伺服閥的閉環(huán)液壓系統(tǒng)要求用數(shù)控機床液壓油,此兩種油可分別用HM和HV液壓油代替。試驗表明:三類泵對液壓油清潔度要求的順序是柱塞泵齒輪泵與葉片泵,而在對極壓性能的要求順序是齒輪泵柱塞泵與葉片泵。 [
植物油含有甘油酯,甘油酯在堿性條件下會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脂肪酸鈉和甘油,這些反應生成物溶于水,因而其反應后的溶液是透明的。而礦物油不能發(fā)生皂化反應也不溶于水,所以含有礦物油的植物油經皂化反應后溶液仍然渾濁、有油珠析出。根據皂化反應后溶液是否渾濁來判斷植物油中是否含有礦物油,其成本低、儀器簡單且適合在試驗室操作。但操作比較繁瑣,油脂低檢出限為0.5%,靈敏度較低且易產生測定誤差,尤其當油脂中1%~3%的組分不能被皂化時,誤差會更加嚴重。在皂化法測定過程中若用乙醚作為提取劑,則能夠有效降低誤差,防止判定皂化結果時陰性樣品產生渾濁現(xiàn)象,檢出限也會有所增加。
[3]
由于皂化法的試驗結果誤差較大且容易產生假陽性,誤導試驗結果,因而采用二次皂化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二次皂化法是在皂化法的基礎上進行的,該方法將皂化法中的可疑物再經石油醚多次濃縮提取以進一步提高礦物油的含量,此后按照皂化法的方法進行操作,根據皂化反應后溶液是否渾濁來判斷是否存在礦物油。這種方法與皂化法相比,度和準確度都會進一步提高,更能避免假陽性的產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