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壓升到工作壓力時,就可直接進行供汽。
鍋爐正常運行時,隨時調節(jié)汽壓、水位、油位,以及進行排污(排污的目的:①排除爐水表面懸浮泡沫。降低爐水含鹽和含堿量,防止發(fā)生汽水共騰,蒸汽品質;②排出積聚在鍋筒和下集箱底部的泥渣和污垢)。
鍋爐在運行中應做到均衡給水,盡可能保持水位在正常范圍。
在負荷較大時,可能會出現虛假水位。如負荷突增時水位可能會出現先上升再下降現象,而負荷突降時,出現先下降再上升現象。因此,在監(jiān)視和調整水位時,要注意判斷這種暫時的假水位,以免誤操作。
正常停爐
完全停爐前,水位應保持高水位,防止冷卻時水位下降造成缺水。
緊急停爐
緊急停爐是當鍋爐發(fā)生事故時,為了阻止事故擴大而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當鍋爐在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①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見邊緣,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xù)下降;②鍋爐水位超過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③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④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⑤鍋爐元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⑥其他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如遇停電、停水等突發(fā)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若解決不了,應及時向公司報告。嚴禁在有壓力或鍋水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修理鍋爐受壓元件,以防汽、水噴出被擊傷。正在修理中的設備,要掛警示牌。電氣設備檢修,應由電氣工作人員進行。若在汽、水管的法蘭及其接頭處,安全閥、人手孔及檢查孔等處巡視檢查時,不應在正面,而應側視。操作時應戴防護手套,以防燙傷。操作人員應定期作自動(至少每3個月1次)及手動排汽(至少每周1次),以檢查和確保安全閥的靈敏可靠。
啟爐前準備
①燃氣爐檢查燃氣壓力是否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打開油氣的供給節(jié)門;②檢查水泵是否上水,否則打開放氣閥,直至上水為止。打開上水系統的各個節(jié)門(包括水泵前后及鍋爐的上水節(jié)門);③檢查水位計,水位應在正常位置,水位計器、水位色塞需處在打開位置,杜絕假水位,若缺水可手動上水;④檢查壓力管道上的閥門,打開,煙道上的擋風板全部開啟;⑤檢查控制柜上的各個旋鈕均處于正常位置;⑥檢查蒸汽鍋爐出水閥應處于關閉狀態(tài),熱水鍋爐循環(huán)水泵出氣閥也應是關閉狀態(tài);⑦檢查軟化水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制造出的軟水的各種指標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