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通信塔,屬于通信發(fā)射塔技術領域。是讓通信鐵塔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相協調,有效地解決了風景區(qū)等地建站難的問題,其優(yōu)點是保持了原有塔的所有優(yōu)點,在其外形上作了重大的突破、改進,以自然生長的松樹,樟樹等為仿真的造型樣本,設計素描圖和電腦效果圖,制訂雕塑和噴涂工藝程序,對塔仿真?zhèn)窝b,使人們察覺不到塔的存在,把它融入了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中。
通訊塔對人體有,但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基站和無線網絡微弱的射頻信號會造成不良的健康影響,沒有規(guī)定安全距離。 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我國在通信基站工作頻率800~3000MHz范圍內,評價電磁場強度的主要指標為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
通訊塔的結構
通訊塔的結構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塔身:通訊塔的主體部分,一般使用鋼管焊接而成。
2. 平臺:塔身上方用于安裝設備的平臺。
3. 排風系統:對塔內空氣進行排放的系統。
4. 抱桿:用于支撐天線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