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掌握中國書畫藝術的發(fā)展歷史。熟悉中國書畫的發(fā)展歷史,是為了在鑒賞書畫作品中,能夠把握其藝術的時代特征和個人風格特征,進而比較準確地對其創(chuàng)作年代、創(chuàng)作風格、藝術特色和藝術價值作出大致的合理判斷。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經常閱讀一些有關書畫的發(fā)展歷史,全面了解掌握不同時期的不同作者、不同風格的代表性作品和不同的傳承關系。
擴大知識面,在鑒賞中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擴大知識面,書畫方面知識,除以上所講外,還要了解書畫裝裱知識,書畫用的工具、紙絹、顏料、印泥等的不同材料習性和季節(jié)氣候所形成的變化。如了解裝裱知識,可以掌握假書畫套裱的方法,了解紙絹,可以分清不同時期的紙絹特點。了解顏料,可分清不同書畫家的用色習慣。越了解清楚,對鑒賞越有幫助。不僅要學習掌握書畫方面的知識,而是還要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如古代文學、歷史、社會風俗、生活習慣、甚至道德思想、精神面貌等等,都有必要了解。鑒賞書畫,從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來講,是一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享受,若要把它作為一門學問來看,卻是十分艱難而復雜的。只有靠“勤奮”學習各方面知識,用心“敢悟”藝術實質,來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郭沫若作品
在書法方面,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zhí)筆8字要訣,他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
林風眠作品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他的畫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
沙孟海作品
沙孟海,其書法廣涉篆、隸、真、行、草各體,晚年尤精行草書,氣酣勢疾,剛健有力,韻味沉厚,雄渾遒勁,被譽為“書壇”。
劉炳森作品
劉炳森,中國書法家,以隸、楷著稱于世,并兼長行、草,其書風凝厚穩(wěn)健而又俊逸瀟灑。
石魯作品
石魯,擅長人物、山水、花鳥。早期畫風偏于寫實,用筆堅實謹嚴,多畫革命題材;后期畫風奇崛勁健,常以華山、荷花為題,筆力縱恣雄豪。
沈鵬作品
沈鵬,以書法見長,其行草書和隸書“剛柔相濟,搖曳多姿”,以氣勢恢宏、點劃精到、格調高逸、韻味深長而富有現(xiàn)代感,成為當今書壇具代表性的書風典型。
黃賓虹作品
風格渾厚華滋,意境郁勃澹宕,是黃賓虹山水畫的顯著特點。
張海作品
張海,其書法四體皆能,以隸書、行草為著。其作品以行草飛動圓勁的筆觸,寫莊重醇厚之體,形成了個性的草隸,為書界所公認。
吳冠中作品
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