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提純與再生利用
鍍層金屬提純:
溶液中的金屬離子通過電解、置換(如用鋅粉置換銅離子)、沉淀(如氫氧化物沉淀法回收鉻離子)等方法提純,得到金屬單質(zhì)或化合物(如三氧化二鉻、硫酸鎳);
貴金屬鍍層(金、銀)可通過電解精煉得到 99.9% 以上純度的金屬。
基材再生:
鋼鐵、鋁合金等基材清洗后可直接回爐熔煉,制成再生金屬錠或加工成新的工業(yè)材料。
鍍層與基材分離
不同鍍層需采用剝離工藝,避免混合處理導(dǎo)致金屬純度下降(如鍍鉻框與鍍鎳框需分開處理);
對復(fù)雜鍍層(如多層電鍍),需設(shè)計(jì)分步剝離流程(如先剝鎳再剝鉻)。
按基材材質(zhì)分類:
鋼鐵類(碳鋼、不銹鋼):占比高,常用于普通電鍍件支撐;
鋁合金類:輕質(zhì),適用于需減重的電鍍場景;
銅合金類:導(dǎo)電性好,多用于電子電鍍框;
鈦合金類:耐腐蝕性強(qiáng),常見于電鍍工藝。
評估方法
目視檢查:觀察表面鍍層完整性、銹蝕程度、非金屬部件(如塑料卡扣、橡膠墊)的附著情況;
快速檢測:用 X 射線熒光光譜儀(XRF)初步測定鍍層金屬成分及厚度,為后續(xù)工藝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觀察要點(diǎn):
顏色:重度污染常呈現(xiàn)異常顏色(如鉻污染的黃色、氰化物污染的灰綠色);
形態(tài):液態(tài) / 粘稠狀污染物(如未干涸的電鍍液)多為重度污染,干燥粉末狀多為輕度污染;
氣味:刺鼻氣味(如氰化物的苦杏仁味、強(qiáng)酸的刺激性氣味)提示高毒性污染。
污染物殘留檢測:
試紙快速檢測:用 pH 試紙確認(rèn)表面酸堿性(中性為合格);
重金屬檢測(可選):用 XRF 光譜儀掃描表面,確認(rèn)重金屬殘留量(如 Cr、Ni 濃度<1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