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供應化工助劑回收,大連化工助劑回收,化工助劑回收上門回收,進口化工助劑回收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水性氟碳乳液樹脂又被成功應用于氟碳涂料之中。它的高耐候性、耐水性、耐污染性、耐化學品性與溶劑型氟碳涂料相比毫不遜色;它的環(huán)保性使它輕易突破了一些歐美國家的環(huán)保壁壘;它的易施工性使它的工、料費用甚至低于同樣的溶劑型氟碳涂料。水性氟碳涂料已經成為建筑涂料發(fā)展的主要方向。
人類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氟碳涂料也不斷在前進,問世以及還在研究階段的科技成果有:親水性自清潔抗污染氟碳涂料、阻燃防火型氟碳涂料、耐磨潤滑型氟碳涂料、熒光型氟碳涂料、電熱氟碳涂料等功能性氟碳涂料;粉末氟碳涂料;水性木器氟碳涂料;納米氟碳涂料等等。
全球氟樹脂生產廠家20多家,遍布世界十幾個國家。2000年世界氟樹脂生產能力約為10萬噸,2005年生產能力穩(wěn)步上升到12萬-14萬噸。世界氟樹脂主要生產廠家有美國杜邦公司、英國ICI公司、美國阿托-菲納公司、日本旭硝子和大金公司等,它們的年生產能力為3000噸至2萬噸不等。
從國內外的比較看,國外在氟碳涂料行業(yè)的起步較早、產品工藝較成熟、市場運作較規(guī)范、應用經驗較豐富、實驗數據較健全。其中的典型代表有:PPG、大金、旭硝子等等
自1949年,船舶涂料及其涂裝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到了1995年,隨著噴砂磨光潔在表面處理中的使用和浸蝕底漆、乙烯船底涂料的出現,船行壽命已延長為l.5-2.0倍。船底涂料采用紅丹涂料或鉻酸鋅涂料,面漆采用含有氧化亞銅的油溶性酚醛樹脂涂料,對涂膜起泡、起皮的弊病,進行了大大的改善。
1954年次進入造船熱,這是由于長效暴露型底漆的開發(fā)和噴砂處理鋼材表面的結果,更進一步說是由于世界上采用分部造船方式的結果。
1960年,由于環(huán)氧富鋅涂料的出現和環(huán)氧瀝青涂料的開發(fā),轉向于厚膜長效防腐體系。其后三年,又進入了第二次造船熱,防銹用環(huán)氧瀝青代替油性涂料和氯化橡膠涂料,占據半數以上。
1967年,隨著無機富鋅車間底漆的出現,船舶也變的大型化,建造效率也提高了,與之相應的重防腐方式成為主流。
1975年,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進入了涂料的研究開發(fā)的激烈競爭,出現了濃度低的無機富鋅車間底漆,一年以后,甲基丙烯酸三丁基烯的共聚體(TBT)防污涂料投入了實際應用,就此,貨船建造急劇增長。
1982年,由于海洋污染問題,美、英、日等世界性地限制“TBI”的使用。1990年日本生產的TBT化合物第二種特定形式也限制使用。因此,便出現無錫防污涂料。
到了1993年,國際海市機關(IMO)為了防止原油泄露事故,規(guī)定油船為雙層船殼。雙層船殼的壓艙物箱用涂料采用環(huán)氧瀝青涂料,但是從安全、衛(wèi)生性能、分部涂裝作業(yè)環(huán)境以及油槽涂膜檢查效率方面,改性環(huán)氧涂料仍然受到注視。
我國船舶涂料是伴隨著中國造船工業(yè)興起的。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世界造船產業(yè)向東亞遷移,中國造船產業(yè)逐漸成為工業(yè)制造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形成了渤海區(qū)、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產業(yè)布局。船舶涂料伴隨著船舶制造業(yè)有了大幅度的增長,2005年新造船用涂料和修船用涂料共計達到67.3萬噸,我國達到21萬噸左右。
我國船舶涂裝技術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反映在涂裝周期長、效率低、成本高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船舶涂裝生產設計深度不夠,殼舾涂一體化的概念不強;船舶涂裝技術裝備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高,致使除銹、涂裝標準偏高,執(zhí)行的問題比較嚴重;預處理質量和車間底漆性能有待改進;船舶生產管理急需加強,由于其他工種施工造成涂膜損壞而進行多次涂裝的問題十分嚴重。
三元乙丙可以利用有機過氧化物或者硫來進行硫化。但是,相比與硫磺硫化,過氧化物交鏈的三元乙丙用于電線電纜工業(yè)時具有更高的溫度抗性,更低的壓縮形變以及改進的硫化特性。過氧化物硫化的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更高的成本。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三元乙丙的交鏈速度和硫化時間隨著硫化類型和含量而改變。當三元乙丙與丁基,天然橡膠,丁苯橡膠混合時,在選擇合適的三元乙丙產品時,要考慮到下列因素:
當與丁基進行混合時,由于丁基具有較低的不飽和度,為適應丁基的硫化速度,好選擇相對較低含量的DCPD和ENB含量的三元乙丙。
當與天然橡膠和丁苯橡膠混合時,好選擇8%到10%ENB含量的三元乙丙,以滿足其硫化速度。
三元乙丙橡膠是由乙烯、丙烯經溶液共聚合而成的橡膠,再引入第三單體(ENB)。三元乙丙橡膠基本上是一種飽和的高聚物,耐老化性能非常好、耐天候性好、電絕緣性能優(yōu)良、耐化學腐蝕性好、沖擊彈性較好。乙丙橡膠的主要缺點是硫化速度慢;與其它不飽和橡膠并用難,自粘和互粘性都很差,故加工性能不好。
生產方法一:纖維素是世界上蘊藏量豐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產原料來源于木材、棉花、棉短絨、麥草、稻草、蘆葦、麻、桑皮、楮皮和甘蔗渣等。我國由于森林資源不足,纖維素的原料有70%來源于非木材資源。我國針葉材、闊葉材的纖維素平均含量約43-45%;草類莖稈的纖維素平均含量在40%左右。纖維素的工業(yè)制法是用亞硫酸鹽溶液或堿溶液蒸煮植物原料,主要是除去木素,分別稱為亞硫酸鹽法和堿法。得到的物料稱為亞硫酸鹽漿和堿法漿。然后經過漂白進一步除去殘留木素,所得漂白漿可用于造紙。再進一步除去半纖維素,就可用作纖維素衍生物的原料。
生產方法二:用纖維植物原料與無機酸搗成漿狀,制成α-纖維素,再經處理使纖維素作部分解聚,然后再除去非結晶部分并提純而得。
生產方法三:將選好的工業(yè)木漿板疏解,然后送入已加1%~10%的鹽酸(用量為5%~10%)的反應釜進行升溫水解,溫度為90~100℃,水解時間0.5~2h,反應結束后經冷卻送人中和槽,用液堿調至中性,過濾后濾餅在80~100℃下干燥,后經粉碎得產品。
生產方法四:由木漿或棉花漿制成的纖維素。經漂白處理和機械分散后精制而成。
改性聚氨酯皮革涂飾劑
具有聚氨酯及環(huán)氧樹脂二者的性能,粘結性及彈性均佳。用于電器材料、皮革制品、尼龍傳送帶、橡膠制品、木制品、金屬材料的蒙皮涂層,更適合于軟彈性制品、竹、藤、傳送帶、膠帶、皮帶、革制品、橡塑材料等。優(yōu)于國內現有的頂層涂料,特別是球、皮衣、皮箱等,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 在防水及耐磨性能方面,優(yōu)于聚丙烯酸酯及其改性涂飾劑的性能。可使產品美觀、滑爽、使用壽命延長。
適用范圍
聚氨酯是由多異氰酸酯與多元基化合物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在大分子間存在著氨氫鍵,所以其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強度,耐磨、耐溶劑等性能,使得聚氨酯在、橡膠、涂料、粘合劑、合成纖維等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作為涂飾劑應用在皮革上。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措施的加強,水性聚氨皮革涂飾劑的研究和開發(fā)得到高度重視,陽離子水性聚氨酯涂飾劑以其特的性能得到國內外廣泛究。本文介紹的陽離子水性聚氨酯底層涂飾劑,具有一定的填充性能,封底,即可和帶負電荷的革坯產生更好的粘合,又可與陰離子的頂層涂飾劑起強有力的聯結效應,使制革手感更柔軟、豐滿,進一步提高皮革質量。
硅油一般是無色(或淡黃色)、無味、、不易揮發(fā)的液體。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乙二醇和2-乙氧基乙醇,可與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惡烷、乙醇和丁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壓、較高的閃點和燃點、較低的凝固點。隨著鏈段數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種不同的粘度,從0.65厘沲直到上百萬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為催化劑,并在180℃溫度下進行調聚,或用硫酸作為催化劑,在低溫度下進行調聚,生產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堿性催化劑。
硅油具有耐熱性、電絕緣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較小的表面張力,此外還具有低的粘溫系數、較高的抗壓縮性、有的品種還具有耐輻射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