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別名 |
硅藻土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硅藻土是一種硅質(zhì)巖石,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丹麥、法國、羅馬尼亞等硅藻土國。我國硅藻土儲量3.2億噸,遠景儲量達20多億噸。
硅藻土一般是由統(tǒng)稱為硅藻的單細胞藻類死亡以后的硅酸鹽遺骸形成的,其本質(zhì)是含水的非晶質(zhì)SiO2。硅藻在淡水和咸水中均可生存,種類很多,一般可分為“中心目”硅藻和“羽紋目”硅藻。
天然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SiO2,者色白,SiO2含量常超過70%。單體硅藻無色透明,硅藻土的顏色取決于粘土礦物及有機質(zhì)等,不同礦源硅藻土的成分不同。
硅藻土,是被稱之為硅藻的單細胞植物死亡后經(jīng)過1至2萬年左右的堆積期,形成的一種化石性的硅藻堆積土礦床。硅藻是早在地球上出現(xiàn)的原生生物之一,生存在海水或者湖水中。
硅藻土主要成分是硅酸質(zhì),表面有無數(shù)細孔,可吸附、分解空氣中的異味,具有調(diào)濕、除臭功能。采用硅藻土為原料生產(chǎn)出來的建材,不僅具有不燃、除濕、除臭和通透性好的特點,而且還能夠凈化空氣、隔音、防水和隔熱。
硅藻土是一種硅質(zhì)巖石,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日本、丹麥、法國、羅馬尼亞等國。是一種生物成因的硅質(zhì)沉積巖,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遺骸所組成。其化學(xué)成分以SiO2為主,可用SiO2·nH2O表示,礦物成分為蛋白石及其變種。我國硅藻土儲量3.2億噸,遠景儲量達20多億噸,主要集中在華東及東北地區(qū),其中規(guī)模較大,儲量較多的有吉林、浙江、云南、山東、四川等省。
硅藻土的密度1.9—2.3g/cm3,堆密度0.34—0.65g/cm3,比表面積40—65㎡/g,孔體積0.45—0.98cm3/g,吸水率是自身體積的2—4倍,熔點1650C—1750℃,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特殊多孔的構(gòu)造。SiO2通常占80%以上,高可達94%。硅藻土的氧化鐵含量一般為1~1.5%,氧化鋁含量為3~6%。
硅藻土中的硅藻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如圓盤狀、針狀、筒狀、羽狀等。松散密度為0.3-0.5g/cm3,莫氏硬度為1~1.5(硅藻骨骼微粒為4.5-5mm),孔隙率達80-90%,能吸收其本身重量1.5-4倍的水,是熱、電、聲的不良導(dǎo)體,熔點1650-1750°C,化學(xué)穩(wěn)定性高,除溶于氫氟酸以外,不溶于任何強酸,但能溶于強堿溶液中。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