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正規(guī)雜項,哪里有雜項,有沒有雜項,明代雜項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雜項,大約有二十幾大類,重要的和常見的有竹木牙角雕、文房用具、漆器、琺瑯器、金銀器、鼻煙壺、繡品、圖書等幾個人類。對這個分類方法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這幾大類之間互有交叉,比如有的鼻煙壺可能屬于琺瑯器,文房用具也有不少是竹木牙角雕的。雜項和其他大項,比如瓷器、銅器、玉器以及家具等在材質上也都互有交叉。
無論是四大名玉,還是青田、雞血、田黃等珍貴的石材,只要是雕刻好、品相好、質地優(yōu)良的,不管是大件還是小件,收藏愛好者都會收藏,市場就會追捧。此外,一些竹木牙雕也特別受大家的青睞。另外,由于文房用具中的硯比較好保存,所以現在其收藏市場也比較大。硯臺的文化內涵是很豐富的,大部分傳世的御硯、貢硯和文人硯都有硯銘。這些硯銘中有很多反映了文學、歷史的內容,使硯臺成為了收藏價值較高的種類。
雜項中的冷門也比較多,有些很讓行外人意外。例如,犀角存世量很少,本身又是貴重藥品,真正流傳有序的并不是非常豐富,在民間流傳的則更少,現在充斥市場的大都是贗品。因此,雖然犀角制品非常昂貴,但由于存世少,一般收藏者很難見到,所以形成不了收藏氣候,無法成為市場追捧的焦點。而漆器和繡品也不大受追捧,因為其保存比較困難,對一般收藏者來說,一旦保存不當,藏品就可能毀在自己的手里。在文房四寶中,由于筆、紙、墨難以保存,所以存世量就比較少,一般藏家也不追捧這類東西?,m瑯器、金銀器和鼻煙壺收藏者較少,市場也比較冷。
因為存世量少等原因,相對不受市場追捧的藏品類別,其價格并不一定低,比如漆器、琺瑯器,價格在幾百萬以上的拍品屢屢出現。雜項中時不時還出現了一些千萬元左右的天價,如前面提到的大圣遺音古琴。另外,例如犀角,市場價格一直是居高不下,只要成交,幾乎不會少于六位數。
傳世竹雕作品在南方比較多,因為歷史上的竹雕流派嘉定派、金陵派就在江浙一帶。從竹制文房清供的保真度來說,江蘇、安徽附近的真東西相對多些。因為江蘇文人比較多,文化也比較悠久,還盛產竹子。文人附庸風雅,直接參與制作,所制造出來的工藝品非常雅致。這些地方收藏的傳世品較集中,其中不乏很好的作品。而北方竹雕少,大多是以前做官的舊士紳帶到北方來的。由于北京是五朝古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各地的文人士紳在到北京做官、會友、游玩時,都會把當地的文化特產帶到北京,所以北京也是一個竹雕相對集中的地方。
牙雕本來在山西、廣東、蘇州等地存有一些,市面上相對集中。但是,據市場調查反映,近這些地方的牙雕反而不多了,大部分牙雕作品向大一些的城市,或者古玩收藏比較熱的地方,如北京、上海轉移了,所以在這些地區(qū)也不易找到了。不過,偶爾還是能夠淘到。
文房清供除了安徽比較多以外,還有北京和上海。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各大博物館里收藏的文房清供很多,而民間傳承有序的則不多見。鼻煙壺以京津地區(qū)為核心的北方地區(qū)比較常見,南方則較少?,m瑯器也多集中在京、津、滬、粵及揚州地區(qū);而金銀器則在少數民族地區(qū)較為常見。
假如把古玩再分成“大古玩”與“小古玩”的話,那么,“大古玩”的概念是包括陶瓷器在內的所有非紙質收藏品;“小古玩”的概念就是指除陶瓷器之外的玉器、金銀器、銅器、竹木器、牙角器、琉璃器、料器、琺瑯器、紫砂壺、鼻煙壺、硯臺、古墨、印章、錢幣、翡翠、琥珀、珊瑚、水晶、珍珠、瑪瑙、果核雕等等。
因為雜項收藏品的收藏正道是以“橫向對比收藏鑒別法”進行收藏活動的,如清乾隆年間的彩瓷紋飾是有史以來達到的高工藝成就。玉器雕工俗稱“乾隆工”,與乾隆同時期的竹木牙雕件之雕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當時工匠既雕牙雕,又雕角雕、竹雕等。收藏此類雜件,須調動平時積累的各種收藏經驗,進行橫向比較來作鑒別。
————— 認證資質 —————
全國雜項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