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王大凡的瓷板畫真品,王大凡五子登科瓷板畫真品,王大凡瓷板畫十二金釵,王大凡瓷板畫鑒別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LOT 166 民國 王大凡作粉彩射石沒鏃圖瓷板
款識:射石沒鏃,時在戊辰季冬月,黟山大凡王堃畫。
鈐?。骸按蠓病?br />
38.4×24.4 cm(心)
RMB: 380,
瓷板作長方形制,釉面瑩潤。上以粉彩繪飾李廣“射石沒鏃”圖,畫中所繪人物身姿矯健,駿馬奔騰,射者拉弓發(fā)箭動態(tài)十足,頗具力量感,隨從提燈尋覓,盡顯凝神專注之姿,燈籠透出微光,星火搖曳,蒼松勁柏,山石嶙峋,其上清晰可見弓箭穿石,將人物的騎射俱佳表達的。整體畫面山石、人物、走獸布局合理,人物神情渲染細膩,用筆行云流水,堪為民國文人瓷之佳作。
王大凡 淵明賞菊·雙螭耳倭角束頸卷口四方鑲器瓶
估價:RMB 3,500,0
成交價:RMB 3,920,000
拍賣會:景德鎮(zhèn)華藝2013中國景德鎮(zhèn)國際藝術(shù)陶瓷拍賣會
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中,琴棋書畫是的絕技,古典韻味。而在中國的陶瓷藝術(shù)中,瓷板畫則是一種特的表現(xiàn)形式。而珠山八友王大凡,恰恰是琴棋書畫和瓷板畫的多面手,更是被譽為“垂簾聽政時期有名的書法家和畫家之一”。
王大凡(1888年一1961年),男,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齋名“希平草廬”,繪瓷藝人,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鎮(zhèn)人物畫的名藝師,繪瓷藝人,中國陶瓷美術(shù)大師,安徽黟縣人。能詩并擅長國畫。粗細相間、兼工帶寫的“落地粉彩”畫法。
王大凡師從浙派畫家汪曉棠,后又結(jié)識了集詩、書、畫、印為一身的文人畫家周先生為友,互相學習,共商畫藝。他們?nèi)伺e辦“師、徒、友”畫展,向世人展示了陶瓷藝術(shù)的新風貌。1915年,他繪制人物畫“富貴壽考”大瓷瓶,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獎狀和金質(zhì)獎?wù)隆?br/>
王大凡琺瑯彩《琴棋書畫嬰戲瓷板畫》,該四條屏,瓷極平整,釉面潤澤,題材為中國傳統(tǒng)嬰戲吉祥如意,五子登科等,采用落地粉彩畫法,精工細作,畫面人物秀潤古樸,稚氣可愛。
瓷板畫界大名鼎鼎的“珠山八友”也漸漸形成。有一個瓷商想收藏兩套繪有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的長條瓷板,王大凡、王琦兩人聯(lián)絡(luò)汪野亭、何許人、鄧碧珊、程意亭、畢伯濤、劉雨岑等八人配畫,這個組合的雅稱就是“珠山八友”。珠山八友所瓷器件件精美絕倫,于瓷板畫界大放異彩。
2011年景德鎮(zhèn)市民間民俗文化協(xié)會、景德鎮(zhèn)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心報江西省藝術(shù)工作審核追憶王大凡為“中國陶瓷美術(shù)大師”,王大凡的作品在后世也非常,收藏價值,但這其中高的價值不是藏家所出的價格,而是一代又一代匠人對于文化傳承的真心。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