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橘苗基地,枸橘苗,泰安藍豐園藝場在線咨詢
產(chǎn)品名稱 |
枸橘小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枸橘中藥簡介 釋名: 臭橘 【功能主治】 果:健胃消食,理氣止痛。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胸腹脹痛,便秘,子宮脫垂,脫肛,睪丸腫痛,疝痛。 葉:行氣消食,止嘔。用于反胃,嘔吐。 【用法用量】果3~5錢,可用至1兩;葉2~5錢。 【備注】枸橘未成熟果實在個別地區(qū)還作枳殼使用,其自落的小果實作枳實使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枸橘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5~7米。莖枝具粗大腋生的棘刺,刺長3~4厘米,基部扁平;幼枝光滑無毛,青綠色,扁而具棱;老枝渾圓。3出復(fù)葉,總?cè)~柄長1~3匣米,具翼;頂生小葉片橢圓形至倒卵形,長2.5~6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楔形,側(cè)生小葉較小,基部偏斜邊緣均有波形鋸齒。花生于二年生枝上葉腋,通常先葉開放;萼片5,卵狀三角形;花瓣5,白色,長橢圓狀倒卵形,長8~10毫米;雄蕊8~10,或多至20枚,離生;子房上位,具短柔毛,6~8室,花柱粗短。柑果圓球形,直徑2~4厘米,熟時黃色,芳香。花期4~5月。9~10月果熟。 各地多栽培作綠籬。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枸橘葉的妙用 【通用名稱】 枸橘葉 【其他名稱】 枸橘葉 (《綱目》) 【異名】 臭橘葉(《夏子益治奇疾方》)。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枸橘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枸橘'條。 【化學(xué)成分】 葉含枳屬甙、新枳屬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樹甙?;ê讓龠?。 【性味】 《綱目》:'辛,溫,。' 【功用主治】 理氣,,消腫,散結(jié)。 ①《茶譜》:'嫩葉煎湯代茶,去風(fēng)。'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行氣,消結(jié),止嘔。治噎膈反胃,嘔吐,口瘡。'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2~5錢;或炒研作散劑。 【選方】 ①治下痢膿血,后重:枸橘葉、萆薢,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調(diào)下二錢服。又治喉瘺,消腫導(dǎo)毒。(《綱目》) ②治咽喉生瘡,層層如迭,不痛,日久有竅出臭氣,廢飲食:臭橘葉,煎湯連服。(《夏子益治奇疾方》)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