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30公分白蠟,白蠟,鑫達園林在線咨詢
白蠟窄吉丁防治 白蠟窄吉丁以幼蟲在樹木的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淺層蛀食為害,因其隱蔽性強,防治極為困難。 白蠟窄吉丁對小到胸徑4-5cm,大到直徑1m的白蠟、水曲柳等樹木均可危害。以幼蟲在樹干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鉆蛀危害為主。受害樹木di一年的 典型癥狀是樹勢衰??; 第二年,枝葉稀疏,主干出現(xiàn)裂縫;第三年,可在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看到填滿幼蟲糞便的“S”型蛀道,且常在主干基部發(fā)生萌蘗。 防治方法: 1.由于白蠟窄吉丁的為害主要在幼蟲期,蛀人樹皮內取食,隱蔽性,從外表看無明顯癥狀,因此 給防治上帶來很多麻煩。且當幼蟲鉆人樹皮內后, 常規(guī)的防治措施很難湊效,至今,對于該蟲尚無有效 的防治策略。 2. 合理造林 造林時應避一的白蠟樹種,宜營造混交林, 特別是在林緣交互種植其它樹種,創(chuàng)造有隔離環(huán)境 的保護,降低擴散速率。同時可提高林內天敵種類 和生物多樣性,從而提高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3.由于幼蟲難以防治,而成蟲羽化后經1周 左右補充營養(yǎng)后才能交配產卵,因此抓住成蟲羽化 后的產卵前期進行化學防治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羽化盛期(約5月上旬至6月上旬)采用“高殺害”策略,每周噴施1次殺chong劑,連續(xù)4—5次,可以大大減少當代卵量及次年害蟲種群的數(shù)量。此 外,成蟲羽化期用性引誘劑或利用成蟲的趨性進行 物理防治亦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白蠟是一種常見的落葉高大喬木,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在北方地區(qū)常綠樹種非常少見,白蠟適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道路,小區(qū)等地,也栽植與水池或溪流邊作為景觀樹。白蠟價格低廉,綠化效果又好,養(yǎng)護簡單,成本低廉。白蠟樹對二氧化硫、lv氣等抗性弱,受害后有落葉和枯梢現(xiàn)象,不宜栽植于大氣污染地區(qū)。 。 白蠟樹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成活率高,繁殖量大,品質好。在初春時節(jié),河冰解封,萬物復蘇,剪取兩年生的粗壯枝條,插入育苗床,株行距為25*40公分,當年即可長高3米左右,直徑2~3公分。切記不可用細枝條,細枝條較弱,生長速度很慢,而且選取的枝條要基本上一樣粗,這樣培育出的苗才整齊。雖然柳樹以插條繁殖為主,但是使用種子繁殖的優(yōu)點也相當明顯,播種育苗可以克服長期無性育苗帶來的早衰現(xiàn)象,且壽命長,抗病力強,白蠟樹種植技術。 白蠟具備耐凍,生長速度快,病害少的有點。喜歡陽光的種類,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限制陽光充足,每天太陽照射的時間不能小于5小時,土壤肥沃,利于排水灌溉。抗風性,觀賞價值十分高。3米高的幼苗種植距離可以是2.2*2.5米栽植,春夏天兩季撒肥2次,每畝用復合肥50千克,追肥后結合從地里澆水,白蠟秋季常綠較早,在初秋施肥恰當。冬季撒施農肥如雞糞,雞糞,豬糞,一畝3噸,增加底肥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不用擔心追肥過量,不會出現(xiàn)燒苗的情況,但要多從地里澆水。 白蠟土壤選擇和澆水技術 白蠟選擇土壤養(yǎng)分豐富、有機質含量高、結構疏松、透氣良好、pH值為7.5~8.0的地塊,含鹽堿量小于0.1%。育苗地要求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良好,田間雜草少。對重沙壤土、重粘土地要進行改良,輕沙壤土育苗效果好。根據(jù)苗木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的確定灌溉時間和數(shù)量。在種子發(fā)芽期,床面要經常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后,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灌溉量要多,次數(shù)要少,每2~3 d灌溉1次,每次要澆透澆足。灌溉時間宜在早晚進行。秋季多雨時要及時排水。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