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7.16蘋果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地 |
山東 |
園林用途 |
庭蔭樹 |
品種純度 |
98% |
繁殖方式 |
嫁接苗 |
應用場景 |
家庭園藝 |
級別 |
良種 |
類別 |
果蔬類 |
瑞雪:黃色晚熟蘋果品種,豐產、短枝,易栽培,外觀美,基本不感果銹優(yōu)于“黃元帥”,果肉細脆、味濃,品質極優(yōu),樹勢健壯,抗病性強,綜合栽培性狀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品種“金冠”和“王林”。
矮化苗幼樹在前兩年中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系到后期的豐產性等問題。栽植后年主要就是設立支架,確立中央領導干,保持強且直,在定桿60公分處留2-3個撫養(yǎng)枝作為樹體的養(yǎng)分供給,在當年的冬季進行清桿處理,然后第二年新萌發(fā)出來的枝條才是以后的結果枝條。
寒富蘋果:果實短圓錐形,果形端正,全面著鮮艷紅色,特別是摘掉果袋經摘葉轉果后,果色更美觀。單果平均重250克以上,大單果重已達900克,是目前蘋果當中單果重大品種之一。果肉淡黃色,肉質酥脆,汁多味濃,有香氣,品質上,耐貯性強。
通常,提倡秋季深翻改土,因秋季雨水多,斷根愈合快,有利于再生新根。夏季深翻可抑制幼樹旺長,有利于成花。幼齡果園,好是每年放樹盤,即由定植溝(穴)向外擴展深翻30~50厘米,挖深60~80厘米或進行隔行深翻,每年1側挖溝深翻(深50~80厘米,寬60厘米左右)。溝內回填沃土或爛草、農肥等。在有條件時,栽后可于行間種植綠肥。據測定,綠肥區(qū)較對照區(qū)土壤水分、有機質、氮等含量有較明顯的增加;而土壤容重、磷、鉀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每年樹盤、樹帶都要進行深耕,具體時期多在果實采后,也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保持樹下土松無雜草狀態(tài)。
上年秋冬沒有施基肥的果園,應在解凍后隨即施入(但效果不如秋施好)。施肥后如有灌溉條件的園地應澆水一次,并及時淺鋤保墑。旱地果園應采取頂凌耙保墑,而后施肥,再速將園 地整平拍光保墑。幼、弱樹隨之采取“帶狀”覆膜,增溫保墑,促使樹體健壯生長。施肥量的方法,在樹冠投影下開挖寬、深各50厘米的“環(huán)狀溝”或“井字溝”,施入秋備基肥的全部, 并與土攪勻;再于樹盤內撒施春備追肥的全部(多元復合肥、尿素等),然后翻入土內,耙平拍光。施肥要求:一是盡量不傷直徑0.5厘米的根;二是樹盤追肥部位應與主干保留20~30厘米 ,以免傷害主干。
一般蘋果品種枝條中后部芽子不易萌發(fā),尤其緩放枝常常為“光腿枝”。為促使需枝部位 萌芽抽枝,減少光腿,應于三月底至4月初,在需萌芽做上方(中心主枝) 或前方(斜生主枝及 輔養(yǎng)枝)0.5厘米處用利刀或小鋸條傷及木質部的1/4~1/3。隨之將中心主枝的競爭(枝)、芽、主枝和輔養(yǎng)枝的背上(枝)芽摳除,以免萌發(fā)抽枝,浪費營養(yǎng),擾亂樹形。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