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無花果樹苗,波姬紅無花果,布蘭瑞克無花果,金傲芬無花果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布蘭瑞克
夏秋果兼用品種。果較大,斜倒圓錐形,果?;砍S信虼?,果皮古黃銅色。果肉淡粉紅色,含糖量16-17%,風味香甜,品質。夏果采收期7月中旬,秋果采收期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較耐貯,適宜制罐和蜜餞加工。樹性耐寒耐鹽
溝藏法
我們可以將目前不進行栽植的苗木進行溝藏,溝的長寬要根據苗木來決定,再用細沙填埋。再澆入水,一次澆透,切勿重復澆水,容易導致苗木爛根。
低溫法
苗木貯藏還可以使用低溫貯藏法,溫度0-3℃,空氣濕度80%-90%,要有通氣設備。一般在冷庫、冷藏室、冰窖、地下室貯藏。在條件好的場所,苗木可貯藏6個月左右。苗木的貯藏為苗木的長期供應創(chuàng)造了條件。
秋季移栽苗木需要注意事項
對于移栽苗木來說一定要確認好苗齡,一年生及一年生以上的苗木才可進行移栽,苗木過小不僅費力而且效果不好,苗木過大也會影響苗木的根系。
秋季移栽的時間好選擇在10月-11月中旬左右,太早移栽苗木對于苗木來說不是好事,在初秋,許多地區(qū)都還是伴隨著高溫天氣,在高溫天氣下移栽苗木的話容易導致苗木死亡。
所有苗木特別是黃楊等矮小灌木一定要深栽,樹穴封坑后要踩實,防止冬季西北風刮過后裂縫失水。
矮小灌木栽植后應及時按設計要求修剪到位,不做防寒的一定要短截,枝條適當留長,避免冬季或春寒抽條。
無花果的生態(tài)習性
喜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喜光、喜肥,不耐寒,不抗?jié)?,但較耐干旱。在華北內陸地區(qū)如遇-12℃低溫新梢即易發(fā)生凍害,-20℃時地上部分可能死亡,因而冬季防寒極為重要。
無花果耐瘠薄,土壤適應性很強,尤其是耐鹽性強,但以肥沃的沙質壤土栽培宜。
葉片寬大,果實奇特,夏秋果實累累,是優(yōu)良的庭院綠化和經濟樹種,具有抗多種有毒氣體的特性,耐煙塵,少病蟲害,可用于廠礦綠化和家庭副業(yè)生產,葉、果、根可入藥。唯抗寒能力低,栽植宜選擇向陽背風溫暖之處。繁育栽培:以扦插繁育為主,也可播種或壓條繁育。頭年扦插,第二年就可掛果,6-7年達盛果期。若植于園路旁、草坪、池畔及建筑物旁,可增添景色。
無花果樹枝繁葉茂,樹態(tài)優(yōu)雅,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是良好的園林及庭院綠化觀賞樹種。無花果除大田栽植、庭院栽植外,還可進行盆栽。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無花果盆栽的種植技術。
無花果盆栽的種植技術
品種選擇當前國內無花果主栽品種有十余種,按果實顏色可分為綠果、紅果、紫果及黃果品種,按果實成熟期可分為夏果品種、秋果品種、夏秋果兼用品種。盆栽無花果應選擇果實顏色鮮艷、果個較大、夏秋季均結果的品種。紅紫色品種可選:日本紫果、波姬紅、瑪斯義陶芬、棕色土耳其,黃果品種可選:谷川、金傲芬、b1011、a42、布蘭瑞克等。
容器選擇容器的大小和質量決定了盆栽根系的體積和生長勢。無花果為淺根性果樹,根系垂直分布范圍在15~60厘米土層內,水平伸展范圍較大。盆栽時通常選直徑40~50厘米、深25~30厘米的泥陶盆。
適時上盆無花果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深厚肥沃、疏松、通透性良好的中性至偏堿性土壤里,生長適宜。因此,裝盆土壤可用沙壤土2份、蛭石1份、廄肥1份,或用園土2份、草炭2份、1~2千克復混肥混合配制而成。裝土前盆底漏水孔墊瓦片,一般在3月中下旬上盆。盆栽苗木選1年生扦插苗或2年根1年干苗木,栽時用枝剪將苗木根系短截,特別要剪掉傷根、斷根,以防栽后根系腐爛,并能刺激發(fā)生新根。栽植過程中要根系舒展,與土壤密結,栽后澆透水。
盆栽無花果
肥水管理在6月上旬追施一次磷酸二銨或磷酸二氫鉀,用量0.3千克左右,加水溶解后將肥料液體均勻倒入盆內。8月下旬可追施一次含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復合肥,用量0.5~1千克左右。
6月初可葉面噴施多效唑(pp333),方法是將多效唑稀釋至300~500倍液,每隔15天噴灑1次,可連續(xù)噴2~3次,能達到抑制新梢生長,縮短節(jié)間距,使枝條粗壯,促進花序分化和果實發(fā)育的效果。無花果樹抗旱耐澇,在水分管理上可粗放些,澆水不宜過多,尤其在果實成熟期,太大的水分會造成裂果加重。
整形修剪無花果樹的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較強,新梢生長速度快,生長量大,盆栽無花果應特別注意整形修剪。
一是定干要矮,上盆以后即在苗干15~20厘米處短截定干。
二是要控制營養(yǎng)生長,培養(yǎng)分枝密、枝條短的緊湊樹形。無花果枝條分長枝、中枝和短枝,均可結果,花芽從葉柄基部葉腋處分化,發(fā)育形成果實。長枝長度在60厘米以上,有20~30個節(jié)位,節(jié)間距大,在3.5~5厘米;中枝長度為30~60厘米,一般有10~20個節(jié)位,節(jié)間距2.5~3.5厘米;短枝長度在30厘米以下,節(jié)位數在10個以下,節(jié)間距2.0~3.0厘米。
通常頂芽及上部側芽發(fā)育形成長枝,下部側芽發(fā)育形成中、短枝。在五六月份果樹生長旺季,采用摘心、抹芽、拉枝等修剪方法,控制枝條旺長,培養(yǎng)節(jié)間短、粗壯的中短枝組。
三是可根據自己愛好,整成一定造型,以提高盆栽藝術價值。
光照通氣條件盆栽無花果應將樹盆放置在光照良好、通風透氣的地方,以肥大葉片光合、蒸騰作用的正常進行。放在光線能直射到的地方,如向陽的陽臺、庭院向陽地面。如果在封閉的陽臺上盆栽無花果,應經常開窗,保持通風。如果是在庭院盆栽無花果,冬季應將盆搬到屋內,以防凍害。
無花果栽培技術:
1.良種壯苗,精心栽植
選栽較豐產穩(wěn)產的布蘭瑞克品種。定植前挖深1m、寬2m的條溝,施足底肥,回填后灌水沉實。選高1m以上、根頸粗2~5cm以上的壯苗,栽前將苗根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于3月中旬(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挖穴定植,定植后灌足水,再培土到苗木根頸部位,然后將苗木全部用地膜包扎(萌芽后解除),并以樹干為中心覆蓋1m2地膜。苗木成活率可達99.3%。
2.加強土肥水管理
苗木定植前于條溝中每667m2(畝)施圈肥4t(噸)、尿素100kg、過磷酸鈣100kg。定植后第2年秋末深翻行間,2年內全園翻完。結合深翻每667m2(畝)施圈肥2t(噸)、硫酸鉀復合肥100kg、麥糠或雜草1000kg、尿素50kg。每年3月中旬,每667m2(畝)施尿素50kg;在春果、夏果和秋果的膨大期(5月下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各追肥1次,每次每667m2(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40kg。每2年于10月中旬施基肥1次,每次每667m(畝)施圈肥2500kg。結合噴藥每年噴布0.3%磷酸二氫鉀3~4次。結合追肥進行灌水,夏季注意排水防澇,10月下旬要澆越冬水。另外,定植后1~5年樹盤覆草,第6年后全園覆草(覆蓋20cm厚的麥秸、雜草、樹葉和花生皮等),秋末結合施肥將覆草埋入地下。
無花果插枝建園。
依后期栽培架式,確定行壟上枝條直插的距離(既株距,一般建議:0.8~1.5米),斜口向下,枝條直插,上端平壟后壓實覆土。
這里要細說一下:
①、如果枝條數量充足,建議0.8米株距,后期采取“無主干,多主枝整形”栽培架式,每年冬剪重更新,壯枝結果。
②、如果枝條數量不寬裕,可以用1.5米株距,而植株長成、進入結果期時采用“(30公分)矮主干,雙主枝‘T’形整枝”栽培架式,冬剪時,矮“T”形架修剪。
4、果園設施架設。
新建無花果園不管是采取“矮主干,多主枝整形”栽培架式,還是采用“(30公分)矮主干,雙主枝‘T’形整枝”栽培架,都要在栽培行上,每隔4米埋設一∮1寸、長1.7米“T”鋼管柱,橫桿長0.3米,埋深0.5米,地上高1.2米,在離地0.8米處居中拉1道鋼絲,在1.2米處橫桿兩端分別拉兩道鋼絲,鋼絲拉直張緊,在種植行兩端設地錨埋實壓緊。
5、果園間作套種。
秋末冬初,不管是新建無花果園,還是老果園,都可以在果樹行間套種蠶豆、大蒜、洋蔥等作物。
春夏果樹生長季節(jié),冬茬套種作物收獲后,果園行間可以套種矮稈作物,剎割后,可以當做綠肥覆蓋樹盤,既保水保肥保墑,又可壓滅果樹根盤雜草。
6、果樹生長季節(jié)水肥藥綜合管理。
經過一個冬季的傷口愈合,翌年春天,好在果園里鋪設全園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加強水分管理,覆膜提升地溫,保持土壤含水量75%左右,花果直插枝條很容易就會生根發(fā)芽。
無花果萌芽后,每個插條保留2個健壯芽枝,多余芽及早抹除,集中營養(yǎng)促壯新枝生長。因為無花果具有早果性,但直插建園無花果樹,當年一般就能結果,為了促壯樹勢,一定要定果,每枝留果4~5個,其余隨打岔整枝時一起摘除,8月底,當年無花果新生枝條全部打頂促壯。
自5月到10月份之間的夏秋季節(jié),植株生長迅速,水肥需求量大,也是無花果主要蟲害——桑天牛的危害多發(fā)季節(jié)。所以,其間除了做好各階段的水肥管理(可按常規(guī)果樹水肥管理方案)外,至少噴施藥物4~5次,預防為主,可以輪換選用:30%桃小靈2000倍液、20%滅掃利2500倍液、5%阿維菌素2000液、3%甲維鹽2000倍液等。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