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河南金葉榆,金葉榆,南平金葉榆,四川金葉榆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6年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高干金葉榆嫁接分枝點高度根據(jù)園林中需求不同有三種高度:2米、2.2米、2.5米,根據(jù)您自己的判斷選擇其中一種嫁接高度即可;矮干金葉榆嫁接高度也有三種:0.8米、1米、1.2米,通常1米的分枝點矮干金葉榆為常見。 白榆栽植好后,澆透水,澆水2-3天會有白榆倒地的,我們應該及時扶起填土埋實,待地面顯干的時候再次澆水一次,通過兩次的澆水基本就可以了。秋季栽植的白榆,在上凍的前幾天需要再次進行澆水,俗稱“澆凍水”,起作用是防凍根系。 無論是秋季栽植的白榆還是春季栽植的,待栽植的白榆發(fā)出新的葉片時,就是嫁接金葉榆好的時間段。嫁接金葉榆需要用到金葉榆接穗,接穗可以當年冬季剪下沙藏,或者什么時間嫁接什么時間采集接穗也是可以的,采下的接穗可以用蠟封。
造型制作應依據(jù)植株的基本樹相,因樹制宜,順其天然之勢,進行藝術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較好,此時枝條較柔韌,易彎曲;修剪宜春季進行。須特別留意的是:金葉榆萌發(fā)力固然很強,但卻是“無葉則不發(fā)”,因此,不管是造型,仍是日常修剪,對不到位的枝干可采用“逐段留葉,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發(fā)芽到位,且不可盲目追求,不留枝葉的苦剪苦修,這樣往往會造成枝條及整株不萌發(fā)甚至枯死。 養(yǎng)護治理金葉榆喜濕,需常常澆水,防止因失水造成葉片脫落。5至8月是黃楊的生長旺盛期,可結(jié)合澆水追施幾回淡薄的腐熟餅肥。要隨時留意修剪徒長枝、重疊枝及影響樹形的多余枝條。要及時摘去金葉榆所結(jié)的果實,以免消耗養(yǎng)分。金葉榆的換盆時間,一般中小盆景可2至3年、大盆5年進行一次,對生長較弱的植株應及時翻盆。結(jié)合換盆,剪除部門過長過密的老根,更換新的培養(yǎng)土重新種植。 病蟲害防治金葉榆主要病蟲害是介殼蟲及卷葉蛾的幼蟲和煤煙病。防治卷葉蛾幼蟲、介殼蟲可用80%1500倍液噴殺;煤煙病防治樞紐是常常向葉面噴水,沖刷灰塵。
金葉榆耐干旱耐寒冷 金葉榆天生就喜歡那種冷涼的氣候,它的耐寒冷能力很強,在北方大部分地區(qū)能安全越冬。夏天的時候非常耐高溫與干旱。 金葉榆可以種植在貧瘠與鹽堿土壤中 金葉榆可以適應各種土壤,可以種植在那種非常貧瘠的土地當中,另外對于鹽堿地環(huán)境也能接受。一般種植前人們都會施農(nóng)家肥,在生長當中會使用尿素,以促進其生長。 金葉榆抗風能吸收有害氣體 金葉榆抗風能力很強,而且因為它的根系很發(fā)達,所以大面積種植時,可以起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另外它可以吸收各種有害氣體,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