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香椿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香椿北方種植,重要的措施就是冬季防寒。從11月底到12月初,開始澆凍水。之后,在樹體根部堆土,保護根系不被凍壞。樹干要做仔細的防寒措施:先用稻草把樹干包裹起來,稻草外包一層塑料薄膜,后再用較厚的膠帶將塑料薄膜纏繞嚴實。如果枝頭有少量細枝和樹葉,也要用帆布包裹。同時在植株的西北方向設(shè)風(fēng)障,大小以能將樹體整體遮擋住為宜。
為節(jié)約土地,提高保護設(shè)施利用率,便于規(guī)范化管理,宜采用立體基質(zhì)盤栽。栽培架可由角鐵、鋼筋、竹木材料制成,架高1.6m左右為宜,以利操作,每架設(shè)5層,每層間距30~40cm。
播種 預(yù)先將育苗盤洗刷干凈,底層鋪放一層白紙,白紙上平攤一層厚約2.5cm的濕珍珠巖(珍珠巖與水量體積比為2:1)、然后將已催好芽的香椿種子均勻撒播于基質(zhì)上,播種量為240g/m2,播后種子上再覆蓋厚約1.5cm左右的珍珠巖,覆蓋后立即噴水,噴水量為覆蓋層珍珠巖體積的1/2,也可直接噴珍珠巖,再覆蓋。
澆水和噴水:移植后的次水要澆透,使土壤與根部緊密結(jié)合,種植后土壤與大樹土球不產(chǎn)生空隙。一般澆透水一兩次。由于剛定植的大樹根部受到傷害,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的能力較差,地下水常常不能滿足樹體的需要,因此以向樹干草繩噴水為主要補水方式,每天兩次。向樹干噴水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草繩腐爛脫落,可再綁新草繩,繼續(xù)進行噴水作業(yè)。
及時洗葉扶樹 對被水浸沒枝葉的果樹,在雨停水退時,搶時間清除雜物,利用洪水潑洗被污染的枝葉,減少泥漬。待洪水退去后,對被沖倒的果樹進行扶正、培土、護根,然后再一次用清水噴洗枝葉上殘留的污漬,使葉片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
香椿喜溫,適宜在平均氣溫8—10℃的地區(qū)栽培,抗寒能力隨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
目前正處夏季,雨后天晴,高溫高濕,且因災(zāi)傷口多,易引發(fā)果樹病蟲害,特別是病害,受災(zāi)果園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防治。柑桔防治炭疽病、樹脂病、黃斑病、潰瘍病以及銹壁虱、紅蜘蛛等;桃樹防治褐腐病、炭疽病等;梨樹防治黑星病、輪紋病等;葡萄防治黑痘病等。在天晴后1-2天內(nèi),及時噴施殺菌劑,如春滿春、世高、愛苗等。同時注意蚧殼蟲、黑刺粉虱、白粉虱等害蟲的控制。
播種繁殖的由于香椿種子發(fā)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后,置于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qū)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