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北蒼術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尚有同屬植物茅蒼術(南蒼術),茅蒼術主要分布于河南、江蘇、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北蒼術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自治區(qū)。此外,東北還將關蒼術作蒼術入藥。
根狀莖含揮發(fā)油、淀粉等,油中的主要成分為蒼術酮、蒼術素、茅術醇、桉葉醇等。具燥濕健脾、、 北蒼術散寒、明目等功效。用于治療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蹙,痹痛、風寒感冒、雀目夜盲等癥。蒼術油對食管癌細胞有體外抑制作用,可使細胞脫落,核固縮,染色體質濃縮,細胞無分化或極少分化。
選地、整地 選擇向陽荒山或荒坡地,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砂壤土為好,不可選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塊。選好地后,每畝施2000千克農家肥作基肥,進行翻耕,耙細,在干旱的地區(qū)作成平畦,如果雨水多的地方則應作成高畦為好,畦寬一般1.3米左右,長度不限。
每畝用種3-4千克,播后都應在上面蓋一層稻草,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度,苗長出后去掉蓋草。苗高3厘米左右時進行間苗,10厘米左右即可定植,以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進行,栽后覆土壓緊并澆水。一般在陰雨天或午后定植易成活。
摘蕾 在7-8月現(xiàn)蕾期,對于非留種地的蒼術植株應及時摘除花蕾,以利地下部生長。根腐病 一般在雨季嚴重,在低洼積水地段易發(fā)生,為害根部。防治辦法:進行輪作;選用無病種苗用50%退菌特100倍液浸種栽3-5分鐘后再栽種;生長期注意排水,以防止積水和土壤板結;發(fā)病期用50%托布津800倍液進行澆灌。
傳統(tǒng)上北蒼術可在春、秋兩季采挖,但以晚秋或春季苗出土前質量較好。挖出后,除去莖、葉及泥土,曬至4~5成干時裝入筐內,撞掉須根,即呈褐色;再曬至6~7成干,撞第2次;大部分老皮撞掉后,曬至全干時再撞第3次,直到表皮呈黃褐色為止 [2]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