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福建欒樹,漳州欒樹,福建欒樹,內蒙古欒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欒樹苗的園林綠化用途
欒樹苗的抗風能力較強,可抗零下25℃低溫,對粉塵、二氧化硫和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是常用的行道樹種之
欒樹苗的繁殖
欒樹主要是以籽播繁育小苗為主,主要特點粗放管理出芽率高,生長速度快且繁殖成本低。?欒樹種子的出芽率比較高在90%左右,生長速度快,籽播的小苗當年可長至1米左右高度。
欒樹的移植
當年培育的欒樹苗來年春天即可移栽,移栽的密度不宜太大,一般50公分×80公分的株行距佳,移栽后壓根平茬,當年可長至2-2.5米高度,2-3年可長 至3公分左右,需再次進行移植或出售一批。再次移植時需對苗木進行定桿,正常定桿在3米至3.5米之間進行截頭,直徑3-4公分移植的株行距 120×150公分,直徑6-8公分的株行距150×200公分,直徑10-12公分的株行距在200×300公分即可,移栽種植后當年好不要施肥,長 至第二年在施肥。
欒樹簡介
欒樹,別名:木欒、欒華等,是無患子科、欒樹屬植物。為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褐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欒樹生長于石灰石風化產生的鈣基土壤中,耐寒,在中國只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下游,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見,也不能生長在硅基酸性的紅土地區(qū)。欒樹春季發(fā)芽較晚,秋季落葉早,因此每年的生長期較短,生長緩慢,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種子可以榨制工業(yè)用油。
欒樹形態(tài)特征
欒樹葉叢生于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復葉,長可達50厘米;小葉(7-)11-18片(頂生小葉有時與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紙質,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3-6厘米,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有時近基部的齒疏離呈缺刻狀,或羽狀深裂達中肋而形成二回羽狀復葉,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
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廣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傘花序具花3-6朵,密集呈頭狀;苞片狹披針形,被小粗毛;花淡黃色,稍芬芳;花梗長2.5-5毫米;萼裂片卵形,邊緣具腺狀緣毛,呈嚙蝕狀;花瓣開花時向外反折,線狀長圓形,長5-9毫米,瓣爪長1-2.5毫米,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長7-9毫米,雌花中的長4-5毫米,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
栽培技術
因為欒樹的病蟲害比較的少,因此對于它的栽培管理都是比較的容易的,在栽培的時候注意保持土質的深厚和濕潤為佳。通常是以播種繁殖為主,分蘗或者是根插都是可以的,時要注意適當?shù)募舳讨鞲痛謧雀?,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促進多發(fā)須根,更加的容易成活。
日常管理
在進行栽植的時候要注意做好日常的管理,經(jīng)常的松土、除草和澆水,保持床面的濕潤,發(fā)芽后要經(jīng)常進行抹芽,好是只留強壯的那一芽培養(yǎng)成主干。生長期經(jīng)常的松土、鋤草、澆水和追肥,到秋季的時候就可以養(yǎng)成通直的樹干。
全國欒樹熱銷信息